在各類農作物上實施高標準節水灌溉技術是緩解水資源緊張,提高作物有效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來,隨著巴州各類作物播種面積的逐年擴大,水資源緊張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巴州首次庫爾勒市包頭湖農場試驗示范種植棉花膜下滴灌節水灌溉技術,獲得成功,且成效顯著。之后,推廣面積逐年擴大,2012年以推廣棉花、工業番茄、加工辣椒、打瓜、小茴香、甜菜等作物上實施的棉花膜下滴灌節水技術的面積達220.96萬畝,同比增加48.09萬畝,占首次突破200萬畝大關。其中:棉花169.31萬畝、工業番茄10.53萬畝、工業辣椒29.79萬畝、小麥1.20萬畝、打瓜1.82萬畝、孜然1.71萬畝、其他作物6.59萬畝。目前,滴灌區棉花等作物長勢喜人,農業增產增收已成定局,也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此項技術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幾年,在巴州高標準節水灌溉膜下滴灌技術的推廣普及取得了顯著效果。突出表現為:一是采用膜下滴灌種植技術的棉花、工業番茄、工業辣椒、小茴香等農作物長勢健壯、抗自然災害和病蟲害能力強。二是有效緩解了水資源緊張的局面。三是抑制了地下水位上升,有效防治了土壤次生鹽漬化。四是起到了涵養水源,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提高。經農業部門測試,膜下灌溉棉田平均畝節水120立方米,節約肥料10公斤,節約機力、人工費30余元。在加工辣椒上水費、肥料分別節省30元/畝、50元/畝,產量和效益分別增加50公斤/畝(干椒)、280元/畝;在加工番茄上水費、肥料分別節省30元/畝、50元/畝,產量和效益分別增加1000-1500斤/畝、140-270/畝。采用膜下滴灌小茴香套種辣椒小茴香畝產100公斤,畝均產值1500元,比常規栽培每畝增產30公斤,畝均增加產值450元,辣椒每畝收干椒200公斤,畝均預計產值1600畝。兩熟畝均產值3100元,去除成本每畝800元,畝均純收入2300元。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