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14日訊(記者 費念渠)“目前市場上的無人機產品終究還是需要人來操控,說白了只是狹義上的“無人機”,而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讓無人機真正做到無人操作。” 江蘇軟件園南京拓恒無人系統研究院的負責人蔡曉剛介紹說。
位于江寧開發區江蘇軟件園的南京無人系統控制及通訊技術研究院,是拓恒技術與國內知名高校專家教授合作成立了新型研發機構,致力于控制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轉化以及企業孵化等工作。在拓恒,占據整整一層樓的研發中心就像一個實驗場,研發人員正在不斷地安裝調試各種零件,應用于不同領域的各式無人機也正在這里誕生。
光有機型還不夠,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為這些無人機提供核心“大腦”,即無人機飛控系統。而這套飛控系統,正是蔡曉剛引以為豪的“技術解放雙手”具體呈現。飛控系統的不斷成熟,也讓研究院有了不斷拓展業務的底氣。“很多人在使用無人機的時候都會很矛盾,一方面無人機不算便宜,在學習飛行之初怕摔著,另一方面無人機也挺枯燥,真正飛熟練了又會失去興趣,說到底無人機和使用者的關系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在垂直細分領域,經過不斷實踐,我們已經為不少用戶解決了難題。”蔡曉剛介紹說。
據介紹,目前江寧區已有多家單位與研究院達成了合作。例如,針對公安系統開發的110巡邏應用無人機,已經能夠作為“片警”,在轄區內自動巡邏,通過攝像頭傳回數據輔助執勤,并能夠跟蹤特定的人或車等飛行30分鐘左右,為警方辦案提供便利;還有為城管部門量身訂制的控違無人機,通過每天的例行飛行拍下的照片進行數據比對后,城管部門可以第一時間得知轄區內是否存在違章搭建,多蓋一厘米,多壘一塊磚都可以讓之“現形”,讓城管部門第一時間去加以處置;以及針對環保系統開發的環境監測應用無人機,能自動帶回江河湖泊、橋梁的探測數據,通過歷史記錄比對進行大數據分析,為下一步科學決策發揮作用。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