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建材行業,2020上半年表現依然強勁,這是非常難得看到的現象。
誰能這么強?那就是防水!
據研究了解,防水行業出了不少上市公司,大概有十幾家左右,其中既有以防水作為主營業務的老牌公司,比如東方雨虹、科順、凱倫等,也有后來涉足防水市場的厲害角色,比如三棵樹、亞士創能等。
另外還有像北新建材、飛鹿股份、建研院、鼎新高科、賽力克等企業,其中有些規模相對小一些, 幾個億的體量,但上半年的業績依然表現搶眼。
增速非常不錯的要數凱倫股份,上半年營收7.7億元,同比大增82.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44.1萬元,同比增加103.81%。
這家公司體量沒有東方雨虹、科順們大,但上半年增速確實夠可以,目前產能也已覆蓋全國,渠道不斷拓展,在經銷商渠道上推行“百家千萬”防水精英培育計劃。
戰略集采聚焦百強地產,外貿業務持續增長,出口區域增加,已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前景值得期待。
科順的增長勢頭也很強,上半年營收超26.59億元,同比增長34.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2.9億元,同比增長74.67%。該公司主要經營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兩大類100多個品種,提供一站式防水解決方案。設立17家銷售分公司,在全國30個省份部署超過1000家經銷商。
那么,上半年做了什么?據研究梳理,大概有幾個典型動作:
1、制定2020-2022年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2022年營收破百億的目標。
2、提出了“專項產品、專門渠道、專注客戶”的銷售模式。
3、成功發行2020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1億元資金。
4、聘請全球知名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機構,制定新的人力資源戰略。
半年營收就高達87.832億元的東方雨虹,還能拿下同比增速11%的彩頭;凈利潤10.97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
其中,防水施工業務收入13.983億元,同比增長35.79%,增速最快。防水卷材業務依舊是最高收入來源,達到46.233億元,增速變低,只有3.64%。
防水涂料營收24.244億元,同比增長13.62%;其他收入3.037億元,同比增長18.13%;材料銷售收入3328.57萬元,同比增長27.27%。
銷售費用也比較高,9.27億元,不過減少了運輸裝卸費、廣告宣傳費、促銷費用和差旅費用等。
在北新建材的業務體系里, 也有防水業務。這家公司的形勢也不錯,上半年總營收69.22億元,同比增長14.63%;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增至9.03億元。研發投入2.23億元,同比增長24.63%。
業績最好的三個戰略業務包括龍牌業務、泰山石膏、防水業務。
石膏板營業收入約44.72億元,龍骨8.21億元,防水卷材10.41億元,防水涂料1.71億元,防水工程1.73億元,其他約2.43億元。
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5億元-16.87億元,同比增長14727.98%-15669.34%。
再看一個規模小點的公司:賽力克防水。
上半年營收超4741萬元,同比增長14.12%。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71.52萬元,同比增長179.18%。
這是一家防水材料生產商,主要是建筑防水材料、建筑密封和堵漏材料,具體產品包括自粘防水卷材、sbs 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應用于地鐵、隧道、地下綜合管廊、核電站、商業地產及工民用建筑等。
通過經銷商模式和重大項目直銷模式開發業務,收入來源于產品銷售。
三棵樹在防水業務上的勢頭,也比較強,上半年防水卷材收入3.24億元,產量2127.01萬平米,銷售1892.06萬平米。
跟不少百強地產都有合作,中標中南建設、榮盛發展、中駿集團、北京建工、大發集團、保集地產、雨潤地產、恒泰地產等。
為什么防水材料能開辟這么好的形勢?
研究認為,防水材料重點是跟工程項目合作, 受零售的影響非常小,而今年的基建依然保持了高投入,包括高鐵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樓盤修建等,對防水材料的需求都比較大,甚至有可能超過2019年。
據中國建筑防水協會預計,2020年建筑防水材料的增速將在8.1%左右,防水材料總產量約為26.16億平米,其中,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增速預計分別實現9.0%和9.1%。
那么,意味著行業里的頭部企業,會拿到更大的份額,實現更高的增速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