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能轉移、產能過剩的大浪中,很多陶瓷企業已經“淡出江湖”,與此同時,有企業卻在不斷壯大。協進陶瓷最早是在福建從外墻起家,后來先后建了3個生產基地;四川米蘭諾從1條小煤窯成長為產值30億元的區域龍頭,甚至在寧夏,科豪陶瓷也從“小打小鬧”發展到6條生產線的規模。
近2年,約有242家陶企倒閉,很多人大呼“生意難做”,但這3家企業近幾年卻持續建線,在剛剛閉幕的2020佛山潭洲陶瓷展期間,還與科達、力泰簽約投建巖板線。
這3家陶瓷企業做對了什么?它們不斷壯大的秘密是什么?
從小煤窯到30億產值,20多年乘風破浪
1992年協進陶瓷從外墻磚起家,隨后幾乎是每十年建一個工廠,先后建立了福建泉州、廣東肇慶、廣西梧州3大生產基地。不僅產品品類越來越多,企業也越做越大,現擁有協進、卡諾爾、班玞、珈納等4個品牌。據介紹,2019年協進僅材料和設備的采購金額就達3億元。這兩年,協進在廣西新建了2條智能整線。
協進廣西一期整線
四川米蘭諾陶瓷在1997年成立時,只有一條小型煤燒窯陶瓷生產線。據米蘭諾集團董事長胡正華介紹,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米蘭諾集團已發展成為年產值約30億元的陶瓷企業,員工3000多人。現擁有米蘭諾陶瓷、貴州省華興瓷業、夾江縣華興陶瓷、丹棱縣華鑫陶瓷等4家陶瓷廠,共有10條陶瓷生產線,拋釉磚、內墻地磚、廣場磚、西式瓦等各類產品年產能合計近1億㎡。
科豪陶瓷成立于2000年,是西北地區最早成立的一家建陶企業。據科豪總經理俞斌介紹,科豪已建成了6條陶瓷生產線和一條潔凈煤干餾尾氣利用生產線。據了解,2019年,科豪年產地磚540萬平方米、外墻磚560萬平方米、內墻磚600萬平方米,產值達4億元。科豪公司現占地600余畝,員工800余人,擁有固定資產6.8億元。
科豪陶瓷
率先整線改造,環保、省錢、省人
回顧過去幾年,環保成為了懸在陶企頭上的劍,許多陶瓷企業因此而倒下,而協進、米蘭諾科豪通過引進陶瓷生產整線,主動轉型,從而使企業獲得了更好的優勢。
2009-2010年,在建設廣東生產基地時,協進就引進了科達的2條瓷片整線。2019年-2020年,協進廣西基地又引進了2條科達的智能整線(涵蓋原料設備、壓機、干燥器、窯爐、拋磨線、包裝線),同時首次采用了陶瓷工廠智能管控系統,已成為行業備受矚目的陶瓷工業4.0標桿性示范企業。
協進總經理王輝煌表示,除了提升產品品質外,廣西2條智能整線還有3大優勢。首先,一條生產線的人員配備降到幾十人,節約了用工成本。其次是智能制造,從壓機、窯爐到打包等環節的工廠數據可連接到服務器,使得企業能夠對缺陷、產品管控進行更快的數據分析。第三是節能,協進第一條智能整線自投產以來,優等品率達到95%以上,設計日產量達到2-2.1萬平方米,窯爐煤耗保持在每平方產品3.2公斤煤左右,能耗僅為1.6m3天然氣/㎡。
從2017年6月開始,米蘭諾旗下的華興陶瓷和丹棱華鑫等工廠就引進了陶瓷生產整線,瓷磚采用自動化數控陶瓷流水生產線,燒制、施釉、磨釉、印花、燒成、磨邊、分級、打包等工序都實現全自動化。而且整線投產后,陶瓷生產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大幅下降,產品質量也隨之提升。
米蘭諾華興工廠
據華興陶瓷總經理羅啟周介紹,“以前一條生產線,產量最大也就每天一萬平方米,人工操作居多。現在兩條生產線日產出能夠達到6萬平方米,生產實現數控化,節省五六百人力。”而且新的生產線全部采用天然氣,比傳統的燒嘴燒制1平方米瓷磚大概節約0.4立方米天然氣,生產1平米磚同比減少20%成本。
2016年4月,科豪陶瓷也投資2.6億元引進了一條節能環保型全拋釉金剛石地磚生產線,這條生產整線由科達、恒立泰承建。
俞斌表示,“這個項目是堅定企業轉型發展、提升品質的重要過程,使我們能夠從原來小打小鬧,甚至不成規的過程成功轉型。科達和力泰公司的全方位專業化技術引領,極大提升了邊緣地區陶瓷產業裝備水平和生產方式,也極大提升了我們公司的效益。”
據介紹,該整線工程投產后,科豪在大型玻化磚、釉面磚、仿古磚、內墻磚、歐式瓦等產品體系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新設備的高投入為生產高檔地板磚從硬件上提供了保障,該條生產線的環保設備污水可循環處理再利用、不外排;煙氣進行脫硫、脫銷處理達到環保標準。
緊跟市場需求搶占新賽道
7月21日,協進與科達簽訂“巖板智能整線工程”項目,科達將為廣東協進提供包括kd16008壓機、巖板窯爐、智能儲磚系統,拋光線、包裝線以及智能管控系統在內的整線工程。
7月22日,米蘭諾與科達集團簽訂了四條生產線合作協議,科達將為米蘭諾集團提供2臺萬噸巖板壓機及智能巖板窯爐;力泰品牌將提供的設備包括恒力泰13臺壓機,德力泰一條智能中板窯爐。
同一天,科達還與科豪陶瓷簽訂了一條巖板智能生產整線線,最大可生產巖板規格為1000×2000mm,科豪成為西北地區首家擁有巖板生產線的陶瓷企業。
據王輝煌此前表示,“未來我們將在廣西新建4-5條生產線,專業生產大規格陶瓷大板、陶瓷薄板以及功能性瓷磚,比如900×1800(mm)、1500×3000(mm)。”明年協進將投入2億元加碼巖板生產線。
胡正華透露,米蘭諾4條生產線總投資6個億,項目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全部投產。“我相信這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將是米蘭諾集團發展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將為我們的發展堅定了堅實的基礎。”
俞斌也表示,“巖板整線是科豪最重要的轉型升級標桿項目,我們在西北產區投建第一條大板生產線的信心來自科達和力泰在整個陶瓷產業技術的引領,這個大板項目能夠把我們企業裝備和產品檔次提高到比較高的水平。”
滿足3mm、大產量需求,科達推出2項重磅技術
巖板風潮正在興起,科達今年為行業帶來了壓機、窯爐、巖板加工以及打包等巖板全線生產設備。在今年潭洲陶瓷展,科達展出了2項重磅展品包括:kdb33000皮帶式板材成型系統和現代工業4.0數字智能化巖板窯爐。
據了解,這款kdb33000壓機最大壓制規格為1800×3200(mm),厚度在3-30mm之間,磚坯厚度誤差小于0.3mm,工作速度為每分鐘1-1.5次,裝機功率在285kw。該壓機的亮點在于效率更高,比如更換皮帶耗時更短,平均小于1小時;更換模芯耗時平均小于4小時;同時提升了皮帶壽命,平均皮帶可使用20萬次,可實現數字布料。
而科達的工業4.0巖板窯爐在快燒、預熱升溫、切割裂等方面采取了優化設計,還在能耗、走磚、溫差、自動化、智能化等領域進行了科學、特殊化處理。
實驗表明,該窯爐在生產1200×2600(mm)時,產量為10000平方米,在生產800×2600(mm)規格大板時,日產量為12000平方米,均比設計產量提高了近20%,而且產品的優等品率穩定在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