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中國建筑(601668)公布2019年全年經營情況簡報。2019 年,中國建筑全年實現累計新簽合同總額 28640 億元,比 2018 年同期增長 9%。漂亮地完成了既定目標。其中,建筑業務年度新簽合同額 24821 億元,同比增長 6.6%;房地產業務年度實現合約銷售額 3818 億元,同比增長 27.9%。
從業務分部來看,房屋建筑、基礎設施和勘察設計年度新簽合同額為別為 19504 億、5183 億、134 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 16.1%、-18.4%、3.8%。對比近幾年的各項分部業務的數據,較為明顯地看出中國建筑在其傳統領的房屋建筑業務方面,持續不斷地增大市場占有量,而在基礎設施領域上則稍顯頹勢。
1、房建
中國建筑能夠一直穩坐全球最大的承包商寶座,主要得益于其在房屋建筑領域的優勢地位。2019 年中國建筑僅房屋建筑這一業務的新簽合同額,就高達 19504 億,占了總額的約 68%,這不只是半壁江山,而是中流砥柱了。
雖然沒有超百億的大項目,但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據通哥統計,15 億元以上的房屋建筑項目約 96 項,簽約額近 2884 億元;50 億元以上的房建項目也有差不多 9 個,總額約 625 億元。其中以中建三局、中建五局、中建八局、中建一局、中建國際等二級工程局的表現做為突出,分別有超 50 億元的單個項目在手。
除過房建項目作為中國建筑的支柱型工程,為其行業霸主的地位貢獻良多以外,中國建筑在基礎設施領域也一直盡最大的可能占領市場,2019 年也收獲了幾項重要的公路、鐵路、城軌交通等基礎設施工程,以及生態環保等新興產業項目。
2、公路
重慶高速公路史上最大投資項目——645億元 渝湘復線(主城至酉陽段)、武隆至道真(重慶段)高速公路ppp項目 ,中國建筑子公司中建鐵投作為了聯合體成員收入麾下;中建八局作為聯合體成員和地方國企以及兄弟央企聯合斬獲了約 300 億元的 g7611線昭通(川滇界)至西昌段高速公路項目 ;164 億的 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宜昌段工程 ,中建股份作為其聯合體成員方分得一羹。當然了,中國建筑也拿豪擲 107 億,獨立斬獲了 貴州省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施工總承包項目 大單……
一單單的項目落地,都昭示了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較為薄弱的境況下,中國建筑善于通過抱團合作的方式,努力補自己的企業短板。
3、鐵路
2019 年開年,中建交通了中標系統內首個大型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改建鐵路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金額 36.64 億元,這給中國建筑仿佛打了一針強心劑。而后,中國建筑成立的鐵路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首要平臺——中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拿下了2019年鐵路領域的最強一單:新建杭衢鐵路(建衢段)ppp項目 。而這也印證了中國建筑在進軍鐵路市場時,依靠專業化的團隊來進行對標的經營戰略方向是有效的。
4、城軌交通
2019 年,中國建筑在城軌交通領域有了新的突破:十多家二級子局組成超強聯合體,承攬到了系統內中標史上最大的地鐵項目——總投資268.97億元的天津地鐵7號線一期工程ppp項目 ;此外,58 億的 重慶軌道交通五號線北延伸段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 、33.2 億的 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施工3標 ,也被中國建筑及其子公司聯合一并摘得。
中國建筑能有這樣的成就,迸發的城軌市場是一場機遇(2019 年約 9700 億城軌交通項目獲國家及省級發改委批復),但更主要在于摸透了當下城軌市場的中標策略,一個是城軌的 ppp 趨勢,另外一個便是組建超強投資建設軍團。
5、新興產業
除了以上領域,中國建筑在新興行業也有不錯的收獲:中國建筑帶著中建三局、中建絲路建投、中建投資在西安拿下百億大單, 西安浐灞生態區灞河右岸片區提升改造ppp項目 ;投資額約 180 億元的 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項目 ,也有中建一局、中建市政西北院的身影。
千億二級工程局——大業主、大項目、大市場
中國建筑的創紀錄收獲,離不開子公司的通力奉獻。此前,基建通盤點了各大建筑央企的千億工程局,中國建筑毫無懸念地成為坐擁最多千億俱樂部的“富豪”,8 家二級單位均實現年度新簽合同額破千億,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業主”。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 2020 年定調,引導資金繼續補短板,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專項債逐步落地以及降準所釋放的貨幣流動性,有望促進建筑企業融資。同時,2020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指出2020年中國交通運輸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路投資1.8萬億元、民航投資900億元的目標,交通強國建設戰略持續推進。預計2020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將延續回暖態勢,帶動建筑行業估值修復,配置價值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