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舵陶瓷的生產車間里,機聲隆隆,精美的瓷磚正源源不斷地從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上轉出來,運輸叉車往來穿梭;新引進的蒙娜麗莎陶瓷基建現場,廠房主體框架結構已搭建完成,正在進行房頂鋪瓦工作,不日便可投產……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里一派蓬勃發展景象。
這蓬勃發展景象,是藤縣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和“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的要求,全面對接大灣區,深度融入珠三角,積極向東部地區招商融資和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戰略結果。據悉,今年上半年,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1372萬元,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2億元,同比增長56.7%,累計實現上繳稅收10352萬元,同比增長84%。
近年來,藤縣牢牢牽住工業發展“牛鼻子”,依托區位交通優勢和產業基礎,科學推進工業產業規劃、工業體系建設,繪好發展藍圖。謀劃在園區現有的基礎上,圍繞原料加工、供氣、廢棄物處理,展開包括末端治理、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專業化及標準化、產品結構、園區布局、園區管理等全方面的規劃提升,力爭將該園區打造成高端的、具有示范性的“南國新陶都”。
目前,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已完成征地約1.8萬畝,已有歐神諾、蒙娜麗莎、新舵、碳歌等21家陶瓷企業入駐,已投產的企業有13家,并有10多家陶瓷行業配套企業入駐,總投資超133億元。“將公司落戶到藤縣,不僅是看中這里的‘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網絡優勢,更看中的是這里優良的營商環境。”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曉春坦言,當地政府的“一站式”服務令人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建一個陶瓷廠需要兩年時間,而歐神諾在藤縣的生產基地只用10個月,這在陶瓷行業很罕見。
藤縣在打造“南國新陶都”過程中,牢固樹立“企業至上、服務第一”的理念,不斷完善服務功能,著力打造“門檻低、服務優”的營商環境,提升“南國新陶都”的軟實力。在保障用地、供水、供電、供氣等生產要素供給的同時,還優化企業融資服務,優化涉企稅費征管,加強人力資源服務,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等。此外,為了保障確保企業的用工需求,藤縣還組織有關部門聯合陶瓷企業到各鄉鎮舉辦多場“春風行動”暨服務企業用工助力工業振興專場招聘會,通過搭建就業供需平臺,促進動力轉移就業,實現在家門口找到好“飯碗”。為了方便零基礎的求職者入職,企業還提供崗前培訓,求職者“量身定做”工作崗位。
同時,藤縣還加大了“扶貧車間”的建設力度,鼓勵貧困戶勞動力到陶瓷產業園區內各陶瓷企業開設的“扶貧車間”就業,做好“扶貧車間”的星級評定管理,鼓勵更多的企業申請“扶貧車間”建設資格,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拓寬經濟收入渠道,加快脫貧步伐。截至目前,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已認定五家企業為“扶貧車間”,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就業150人,整個園區企業累計安排貧困戶勞動力24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