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公布的一組統計數據:繼2018年137家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退出歷史舞臺后,2019年前五個月,又有104家規模以上建陶企業被淘汰或主動退出。
這與今年以來行業頻頻傳出的陶瓷企業破產、停產、倒閉等消息相一致,然而事實也許比這一數據更為糟糕,因為未退出的陶瓷企業中,存在不少企業開工生產線不足一半的情況,即便如此,生存下來的不少企業仍感受到來自市場刺骨的寒冷。
隨著房地產增量時代的結束,瓷磚市場需求量下滑在所難免,但陶瓷行業真的要集體過冬了?
不盡然,雖然陶瓷企業破產、停產、重組者眾多,但是逆勢增長、逆勢擴張的大有人在,他們的存在,這說明這個市場還在、機會還有。
今年,這些陶瓷企業還在逆勢增長
7月31日,歐神諾陶瓷所屬上市公司帝歐家居發布的上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歐神諾陶瓷實現營收同比去年增長37.77%。據該報告顯示,歐神諾不僅與原合作大型房企碧桂園、萬科、恒大等合作份額大幅增長,還新增了敏捷、海倫堡、合正、華僑城等多家大中型房地產商客戶,此外,在零售渠道方面采用多元化渠道布局與深耕,加速網點覆蓋、實行通路與服務下沉;
7月30日,在2019淄博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上半年逆勢增長,新簽約126位合作客戶的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其董事長南順芝在分享中提出,瓷磚行業還有很大的機會,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
7月11日,協進企業廣西生產基地一期一條2萬m拋釉磚生產線正式點火,二期生產線也正在緊鑼密鼓加緊建設中;
7月11日,協進企業廣西生產基地點火。
6月30日,加華資本3.63億獨家投資新明珠陶瓷集團,完成融資后新明珠集團將進一步加強其在上游生產及下游銷售兩端的擴張,實現更長遠的業務發展及戰略布局。
5月21日,將軍企業簽約落戶衡陽,規劃投資23億元,建設12條高檔陶瓷生產線;
3月27日,蒙娜麗莎廣西生產基地舉行奠基儀式,按照規劃,在這占地1613的第三大生產基地,將有10條陶瓷生產線以及1條研發試驗生產線就此平地而起;
3月27日,蒙娜麗莎廣西生產基地舉行奠基儀式。
2月25日,繼2018年11月底成功投產一期瓷片窯后,歐神諾陶瓷廣西生產基地一期仿古車間新窯也成功點火;
1月10日,大理石瓷磚龍頭老大,簡一大理石瓷磚與梧州高新區管委會、藤縣人民政府簽約,將在梧州臨港經濟開發區新建生產基地;
此外,主打高端小規格瓷磚的安陽貝利泰陶瓷二期生產線投產在即,并與意大利薩克米簽約打造亞洲首家綠色智能示范工程;江西羅斯福、金泰源新擴建生產線也將建成投產……
在營收上獲得增長的企業,還有很多……
為什么可以擴張?
雖然有部分企業是憑借高端差異化產品獲得市場份額的增長,但從新明珠、歐神諾、蒙娜麗莎等大型陶瓷企業的增長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實現逆勢增長的企業最主要來源于房地產商的合作增長與渠道下沉。
房地產集中度的提升以及精裝房政策的實施,更是加速了陶瓷企業的兩極分化,無疑,早期憑借產能、品質優先取得入場券的top陶企逐漸占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是,也有后起之秀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其中,協進企業廣西生產基地目前已點火一條生產線,正在建設第二條生產線,按照規劃將按照每年2組窯的速度總共建設6組大窯。“點火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半月的產能被預訂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敢建廠?”協進陶瓷品牌總經理林建明透露,協進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當前不容樂觀的形勢下逆勢新增產能,得益于工程集采渠道的開拓。
協進企業在福建以外墻起家,與國內不少房地產商有戰略合作關系,具備戰略集采基礎,但此前更長的時間里囿于產品品類單一,無法適應新的戰略集采需求。而廣東肇慶雖然新增了部分產品品類,但由于產能有限,加之肇慶生產成本較高,協進企業并沒有主力拓展工程渠道。
“今年以來,原來靠批發、經銷商的零售市場很差,但是市場總量下降不會太大,只是集采的量提升了,集中到了一些大品牌上,把中小企業的量吃掉了。”林建明說道,正是迫于渠道變化的壓力,2018年下半年開始,協進企業著手布局連鎖戰略集采,新增建廠成本和生產成本都更具優勢的廣西藤縣生產基地。
盡管很多大型房企選擇新明珠、蒙娜麗莎、歐神諾等大型陶企合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企業機會不存在。
“區域性房地產是我們的優勢,協進企業憑借外墻磚,積累了很多做工程的資源。在集采這個大蛋糕里,我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以我們現在的產能,一個大型房企就能吃掉。”
不過林建明也坦言,不管是當前環境下建廠還是參與爭奪工程戰略集采這塊蛋糕,都需要相應充足的資金鏈支撐。
上游配套企業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如果說2018年以來陶瓷行業頻現的倒閉潮,誰最恐慌?上游供應商毫無疑問算是一個,頻繁倒下的陶瓷廠,讓供應商感到如履薄冰。
“前幾年賺的錢,可能踩一個雷就全搭進去了,而且可能毫無先兆。”有原料供應商如此感慨到。
不過即使在陶瓷行業風險無處不在的當下,也有部分上游企業選擇重新布局。
今年3月31日,艾陶制釉廣西藤縣生產基地一期點火,一期投資建設4條熔塊窯以及仿古釉料車間,二期還將建設2條熔塊窯和成釉生產車間。“廣東四會基地是22㎡的窯,藤縣是做32㎡的”艾陶制釉總經理劉鴻興介紹,藤縣基地引進了更加自動化的設備,在產能提升、節能減耗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艾陶制釉廣西生產基地投產。
“今年的戰略布局,也是因為我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我們也不會盲目擴張,總體來說屬于優化。”
在今年形勢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選擇重新規劃產業布局,劉鴻興解釋到,一方面,是利用當地優質的原料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降低成本,在輻射原來的珠三角市場之外,還可以開拓西南市場。另一方面,是當地產業升級,也需要完善配套產業,因此在政策上給予了力度不小的支持。
“今年市場確實萎縮得厲害,但是作為上游的釉料企業,我們會專注于產品研發創新,成釉是我們未來的一個增長點。”
對于目前與陶瓷企業合作風險系數增大的情況,劉鴻興認為并不需要過分擔心,只要把控制風險放在第一位,不盲目出擊。艾陶制釉五年前就對客戶進行了篩選,只與有品牌定位、有自主創新能力、有規模的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因此企業運轉較為良性。
雖然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不過瓷磚作為家裝主材,市場容量還在,機會就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