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環保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秋冬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2+26”城市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其中,包括陶瓷行業在內的建材行業非天然氣生產企業,在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
環保部將對每季度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達不到目標任務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或aqi 持續“爆表”的城市和區縣,公開約談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未能完成終期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城市和區縣,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實行區域環評限批。
另外,根據“2+26”城市中的《山東省淄博市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淄博市秋冬攻堅行動方案》)顯示,淄博在2017 年6 月底前,關停建陶企業144 家214 條生產線,關停耐火材料企業200 家261 條生產線,關停熔塊企業66 家115 條生產線。在2017 年10 月底前,建陶、耐火材料行業全部改用天然氣為燃料。
淄博關停建陶企業144家214條生產線
根據《淄博市秋冬攻堅行動方案》,在2017 年6 月底前,關停建陶企業144 家214 條生產線,關停耐火材料企業200 家261 條生產線,關停熔塊企業66 家115 條生產線,關停水泥粉磨站21 家36 條生產線,關停磚瓦企業50 家,關停鑄造企業68 家,關停板簧企業34 家。在2017 年10 月底前,建陶、耐火材料行業全部改用天然氣為燃料,其中建陶企業26 家61 條生產線,耐火材料40家123條生產線。
在2017年10月底前,完成5萬戶以氣代煤、以電代煤工程。全市范圍內禁止燃用、銷售不符合標準的民用散煤。完成60 萬噸清潔煤炭替代任務,其中,張店1.28萬噸、淄川8.82萬噸、博山6.4萬噸、周村4.36 萬噸、臨淄12.5 萬噸、桓臺9.3萬噸、高青6.31萬噸、沂源8.93萬噸、高新區0.6萬噸、文昌湖0.6萬噸、經開區0.9萬噸。
2017 年10 月底前,除已改造為高效煤粉鍋爐和使用清潔能源外,全市行政區域內全面淘汰20 蒸噸及以下的燃煤小鍋爐、導熱油爐、燃煤大灶、經營性小煤灶等,共903 臺1033 蒸噸。保留的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并聯網, 2017 年再完成26 臺1088 蒸噸,完不成的實施停產治理。
在采暖季,建材、鋼鐵、鑄造、火電、焦化、電解鋁、化工等行業嚴格落實錯峰生產要求。啟動紅色、橙色預警時,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工業企業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50%以上。
建材行業非天然氣生產企業采暖季全部停產
根據《秋冬攻堅行動方案》,2017 年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任務;2017 年10 月底前,納入2017 年度淘汰清單中的4.4 萬臺燃煤鍋爐全部“清零”;2017 年10 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 個區縣全部建成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
涉大氣污染物排放列入淘汰類的,一律于2017 年9 月底前依法依規關停取締。凡被環保核查達不到要求的,本著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對違法企業依法頂格處罰。
同時,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峰生產。加大建材行業錯峰生產力度,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窯(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玻璃棉(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巖棉(不含電爐)、石膏板等建材行業,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
大宗物料實施錯峰運輸。各地要做好鋼鐵、焦化、有色、電力、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篩查,摸清產能與原材料運輸比例結構,結合行業錯峰生產要求,制定“一廠一策”的采暖季錯峰運輸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