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終于領到了欠薪。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王建華 通訊員/黃海磊) 年關將近,為切實加大對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力度,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勝訴權益,江門法院集中火力,對拖欠工人工資等涉民生案件進行了重點清理。據了解,江門法院近期集中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1月25日,全市法院的結案數為596件,執行到位的金額約為2689萬元,執行款發還的人數為1346人。今年1月11日,在市中院召開的全市法院院長工作會議上,市中院陳明輝院長便強調:兩級法院要以“不當跟隨者,爭當領頭羊;不當守成者,爭當創新者”的精神狀態,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堅決完成基本解決執行難各項任務。
鶴山法院
居中調解追回700多萬元
2016年8月底,鶴山市某玻璃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倒閉,拖欠280名工人工資款7139891元。工人們紛紛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并到鶴山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為確保工人們節前順利拿回血汗錢,該院立即對涉案企業的生產設備、成品及原材料進行查封,并凍結兩個銀行賬戶。勞動仲裁部門就該案作出仲裁調解書,規定該公司于2016年9月10日前支付全部工人工資,但該公司無履行調解書規定要求,280名工人遂向鶴山法院申請執行。
經過該院從中調解,多次跟被執行人做思想工作,該玻璃公司同意將702萬多元的土地收儲金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剩余的差額部分由當地鎮府先行墊付,280名工人終于如數收回了被拖欠數月的血汗錢。
在法院現場領取工資后,其中一位當事人黃女士對記者說:“離職后我們只靠種田維持生計,真的非常感謝法院的同志們,如果沒有他們給老百姓想辦法,我們不可能這么快拿到工資,終于可以安心、開心地過個好年了”。
開平法院
人性化執行優先保障工人利益
1月18日,嚴寒冬日,但開平法院第一審判庭內卻暖意濃濃,因為現場正在集中辦理開平市某塑料制品廠19名工人工資系列案的結案手續,19名工人將領到被拖欠了近一年的工資。
2015年上旬,開平市某塑料制品廠的經營者甄某突然下落不明,拖欠譚某等19名工人多個月工資達22萬余元。2015年7月,工人們集體向勞動仲裁委員會就工資及經濟補償申請仲裁,裁決后19名工人向開平法院申請執行。由于該案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該院查封的機械設備提出執行異議,且被申請執行人下落不明,導致案件一直未能執行。
執行異議結束后,該院立即快速啟動執行程序,在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的同時作出執行裁定,對該廠的財產進行查封,啟動評估、拍賣程序,并通過司法拍賣對被申請執行人的一批機械設備進行了成功拍賣。經過激烈的競拍環節,最終該批設備以高出起拍價51萬元的價格拍出,總價為75萬余元。雖然被執行人涉及債權案件較多,但為維護工人們的切身利益,確保他們在節前可以領取被欠的工資款,開平法院決定優先將此筆執行款予以支付工人工資。
“法院人性化執行讓我們既感意外,又感暖心。”拿到工資的當事人喜笑顏開,相互討論要去買什么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