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城網訊 記者近日走訪恩平產區發現,恩平多數陶企已經停掉了一部分生產線,提前開始了生產設施及環保設備進行必要的整改和維修工作。仍在生產的生產線預計將會在元旦前停產,只有少數生產線會持續開到一月中旬。
12月21日,恩平市環境保護局公布的最新《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恩平市環境問題辦理情況》(以下簡稱《辦理情況》)顯示,恩平市橫陂鎮4家陶瓷企業因未取得環保手續、外排廢氣超標等環保違法問題受到立法查處。這是繼12月11日和19日恩平沙湖鎮新型建材工業園因環保問題被責令限時整改后,恩平市收到中央督查組交辦的環境問題中再次大規模涉及到恩平陶瓷產業。《辦理情況》顯示,恩平橫陂鎮4家陶瓷生產企業中3家在產企業的3條未取得環保手續已停產的生產線被查封并被要求拆除關鍵生產部件。
橫陂3條未取得環保審批生產線被查封
12月19日,恩平市環保局對橫陂鎮的4家陶瓷企業的調查及處理情況進行了公示。經調查了解,恩平市橫陂陶瓷集聚區共有4家陶瓷企業16條生產線,其中13條已依法辦理了環保手續,沒有環評審批的3條生產線已停產。目前正常生產的企業3家,在產生產線9條。
根據恩平市環保局現場檢查,橫陂陶瓷集聚地有2家陶瓷廠存在未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的問題。恩平市環境監測站在12月5日針對正常生產的3家陶企的外排廢氣監測結果顯示,兩家陶企脫硫塔、噴霧塔各項監測因子排放達標,1家陶企噴霧塔二氧化硫超標0.82倍。此外,針對橫陂陶瓷集聚區周邊生態植被遭到破壞的舉報情況,恩平市環保局經過對陶企余泥堆放復綠等現象的詳細核查,暫未發現集聚區陶瓷企業生產對周邊生態植被造成破壞的情況。
針對橫陂陶瓷集聚地陶瓷企業存在的外排廢氣超標、未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等違法行為,恩平市有關部門依法進行立案查處,對3家企業未取得環保手續已停產的3條生產線進行查封并要求拆除關鍵生產部件,并督促集聚區陶瓷企業妥善處置工業固體廢物,加強回收利用及交由有資質單位進行綜合利用處理。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針對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所發現的問題,恩平市已召集政府及陶瓷工業園相關人員開會,要求對被查處的問題要嚴格按令整改,對環保設施進行進一步的檢修和改良。
停產過半,停窯過早不應歸罪環保?
2016年,淄博和臨沂產區因為環保問題頻遭“停產”、“限產”。本次環保督察會否引發產區產能變化,也引發了陶瓷行業的普遍關注。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雖已時值冬至,但在沙湖鎮建材工業城的14家陶瓷企業中,除正德、佳鴻兩家企業已經停產多時外,其余12家企業還在正常生產。記者在安基集團和新錦成企業的成品提貨倉外發現,拉貨的大卡進進出出,還有數十輛大卡停侯在側等待。
據企業反饋,今年停產會略早于往年。一般都在元旦之前停窯。也有少數企業因為訂單原因,停窯要推遲到一月十幾號。據嘉俊陶瓷副總經理張國洲介紹,嘉俊現在還有三條線在生產,有一條會在元旦前后停產,另外兩條會做到1月15號到18號。據橫陂鎮一位擬在月底停窯的陶瓷企業負責人透露,今年較早停窯并非環保因素,最主要是因為春節來的較早,企業希望提前停產檢修,為明年準時開工做準備。
此外,景業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正雄表示,在市場整體萎縮的大環境下,從今年9月之后開始的諸如原材料、化工料、包裝、物流等一系列運營成本的上漲也促使企業選擇較早停窯,目前沙湖鎮工業城陶企已有一半生產線停產。也有園區陶企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事實上早在11月“漲價風波”之前,沙湖鎮陶瓷工業園生產線就嚴重開窯不足,當時就有近一半生產線處于停工狀態。
與其他產區大規模改線,改寬體窯相比,早在2014底到2015年上半年就已經大規模改線的恩平產區,在今年年底只是對老舊的生產線進行正常的升級改造。“那時候有的廠就一個月就改兩三條”,張國洲回憶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沙湖建材工業城)拋釉磚的份額就比拋光磚多了。到了今年下半年,以前做拋光的生產線70%都改了,今年年底只是小改。”張國洲預測明年恩平產區拋光磚的份額會持續下滑,仿古磚的比例可能占20%左右。
景業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正雄表示,未來陶瓷市場仍是以拋釉磚為主,拋釉磚會占到沙湖建材工業城總產量的40-50%,“但因為拋光磚主要針對批發市場,它的體量在目前仍然很大”,蔡正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