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城網訊 由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舉辦的“2016年佛山陶瓷品牌維權征詢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于2016年6月21日下午3時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夏南路61號創越時代文化創意園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行業協會管理辦公室主任吳遠光、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海發、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梁燕珍、廣東宏宇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歐家瑞、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法務總監楊曉月、北京市煒衡(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振國等17人。
座談會上,孔海發指出,目前很多中小型陶瓷企業在對佛山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上都造成了嚴重的侵權。其表現為:虛擬或注冊一個“佛山某某陶瓷有限公司”空殼公司,在產品包裝、宣傳畫冊、展廳,使用的幾乎90%以上的都是外地企業;以佛山某真實企業的商標或與商標相近的名稱為企業字號,在當地注冊具有該商標名稱的外地企業;通過注冊一個與佛山某真實陶瓷企業相同或相近的境外(例如香港等)企業,然后授權當地企業在產品包裝、展廳使用。而這些侵權行為,會對佛山的消費者、企業以及制造業的利益產生負面的影響。為此,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在2015年努力申請“佛山陶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意在運用法律手段對區域品牌進行整體維護,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維權行動仍存在一些障礙。
一些企業和專家曾經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但效果欠佳。孔海發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佛山陶瓷企業從未通過法律手段對這種侵權行為說過“不”字,企業之間不能團結起來,存在著“各掃門前雪”的心態。對此,企業代表作出回應。廣東歐文萊陶瓷有限公司總監石明文提出他們在處理維權的問題上,力度、方式和方法都有所欠缺,其愿意在這方面(特別是知識產權)做出更大的投入,同時歐文萊方面也表示對于打擊侵權行為義不容辭。
佛山歐神諾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監督主管傅建平反饋到,一些小企業用他們的企業名稱在香港等地注冊,以至于隱秘性過高無法追究其侵權行為;在某銷售網站上的超低價格對企業銷售渠道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他們有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但卻是不了了之收場。總的來說,企業認為維權的成本太高,投入的成本與收到的實效不成正比。
胡振國提出建議,企業在搜集侵權證據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不要只從個案入手,可以把所有的數據集中起來,進行分類整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廣東創順律師事務所律師何鑒新則認為,維權行動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各媒體、宣傳部門要做好相關的報道和宣傳普及工作,讓社會看到企業維權的決心。
最后,吳遠光作出會議總結。對于協會為企業進行維權的舉動,他表示高度的肯定和贊賞,但由于目前很多企業缺乏遵守市場經濟規矩的意識,導致打擊侵權行動的形勢較為嚴峻,企業在維權的道路上還任重而道遠。
此外,吳遠光還提出建議,在協會內設立一個常設機構,把所有企業的力量集中起來辦實事,使得佛山陶瓷企業維權行動處于一個常態化,企業之間可以根據律師所提出的文字方案,相互討論和協調,從而擬定出最優的解決辦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