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季度利潤-6.04億元,同比下滑3011.45%,折合eps-0.448元。2015年1-3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21億元,同比下滑28.93%;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4億元,同比下滑3011.45%,折合eps-0.448元。3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09億元,同比下滑30.69%,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8.01億元,同比下滑 509.12%,折合eps-0.59元。其中因報告期內公司持有st 秦嶺7150萬股,股價回落致公允價值虧損6.54億元,占單季虧損比例81.6%。3季度單季公司主營毛利率為19.49%,同比下滑3.8%,環比提高5.2%。
需求低迷量價齊跌,疊加公允價值變動致業績虧損。15年1-3季度公司水泥及熟料銷量共計5000萬噸,同比下滑24.36%。3季度單季公司水泥及熟料銷量2018萬噸,同比下滑660萬噸。受需求低迷影響,3季度單季華北和東北地區高標水泥均價分別為245、323元/噸,同比回落52、71元/噸,公司水泥噸均價188元,同比下滑16元;因銷量下滑明顯,公司成本及費用攤銷上升,水泥噸成本151元,同比增加6元;噸費用54元,同比增加11元。量價齊跌疊加成本費用攀升,公司業績大幅回落,水泥噸凈利-40元,較去年同期低47元。報告期內公司持有st秦嶺7150萬股,報告期對應股價6.21元,較中報時點下跌9.15元,st 秦嶺股價回落致公允價虧損6.54億元,同時公司聯合營區域業績表現平淡,虧損1.69億元,同比下降1.93億元。
區域供需關系改善可期,京津冀一體化、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公司熟料產能共計1.25萬噸,其中22%位于京津冀地區,目前區域處于景氣度底部,隨著政策落實未來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1)區域新增供給壓力小,15年新新增熟料產能322萬噸,占比3.2%,16年無新增產能,產能收縮效果顯著;2)環保推進特別是霧霾治理,供給端進一步改善,河北省計劃13-17年淘汰落后產能6100萬噸,占近京津冀總產能60%左右,其中14年淘汰落后產能3272萬噸;3)區域交通規劃率先發力,未來三地將以城際鐵路互聯互通為核心,初期目標到2020年先期完成8條,總規模達3453公里,到2050年24條城際鐵路線全部完成建設,將極大提振水泥長期需求。公司控股股東為唐山省國資委,擁有“京津冀一體化”催化劑,受益國企改革頂層方案推進,地方國企改革有望提速。
盈利預測和估值。15年10月底華北地區高標號水泥價格242元,同比下滑43元/噸,為7年來歷史最低。區域受地產影響,水泥需求疲弱,后期進入淡季預計價格保持低位運行。公司在陜西區域產能共計1318萬噸,市占率達22.2%受益集中度提升企業自律,三季度水泥均價271元,同比上漲10元/噸,后期隨著海螺參股西部水泥,區域市場有望整合再發展。短期來看華北區域盈利整體保持低位,長期看受益京津冀一體化,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因st 秦嶺股價股價波動將對公司投資收益造成影響,后期波動不確定性大,四季度淡季業績面臨較大壓力,下調公司15-17年eps 至-0.79/0.25/0.49(0.13/0.25/0.5元),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