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稀土集團組建方案半數獲批 產業版圖年內或定
每日經濟新聞
近段時期,我國加快了國內稀土產業的整合步伐。8月6日早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鋁業(4.09, 0.02, 0.49%)公司(以下簡稱中鋁公司)獲悉,工信部已于近日正式下文確認中鋁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
據了解,在此輪稀土產業整合過程中,中鋁公司雖起步較晚,但取得的成果顯著。有中鋁公司內部人士指出,工信部正式下文,標志著中鋁公司成為國家確定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8月4日晚間,包鋼稀土(23.82, -0.56, -2.30%)和廈門鎢業(32.05, -1.44, -4.30%)相繼發布公告稱,兩家企業組建稀土集團的方案獲得工信部備案通過。至此,工信部今年1月明確的6家稀土集團方案,已審批過半。
一些券商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多家稀土企業牽頭組建的稀土大集團有望在年內完成布局,稀土領域的集中度將大幅提升,隨著政策紅利逐一落地,稀土行業發展有望得到改觀,但各大稀土集團之間的競爭也將日趨白熱化。
“1+5”產業格局現雛形/
8月6日上午,中鋁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工信部已于近日正式下文確認中鋁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
今年1月8日,工信部組織舉行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專題會議,明確下一步將推進兼并重組,重點支持6家企業分別牽頭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據記者了解,6家工信部重點支持的企業包括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
8月6日,新華網的報道顯示,稀土行業整合將圍繞包鋼稀土形成的北方稀土集團,以及兩大央企——五礦、中鋁公司,三家地方企業——廣晟有色(49.06, 0.12, 0.25%)、贛州稀土、廈門鎢業分別組建的區域性稀土集團,形成“1+5”的產業格局。
就在8月4日晚間,包鋼稀土和廈門鎢業兩家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公司上報的稀土集團實施方案,近日已獲中國工信部備案通過。按照工信部的回函要求,廈門鎢業將按照組建方案整合福建省現有(中國五礦除外)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及綜合利用企業。包鋼集團則是整合內蒙古自治區全部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以及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以控股的包鋼稀土為主體,組建北方稀土集團。
而根據工信部的復函意見,中鋁公司涉及的整合重點包括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省(區)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
對此,上述中鋁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指出,這也意味著中鋁公司將成為橫跨南北稀土和國內東西部地區的大型稀土集團。據了解,在中鋁公司的規劃中,公司欲將稀土板塊打造成為輕、中、重稀土綜合型企業集團。
上述中鋁公司內部人士稱,中鋁公司的整合主體為公司控股的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稀有稀土),因該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相關信息通過中鋁公司披露。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稀有稀土的前身是中國稀土開發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010年6月變更為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為中鋁公司的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底,中國稀有稀土引進焦作萬方(6.08, 0.00, 0.00%)等三家戰略投資者,注冊資本從2億元增加至2.67億元。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認為,雖然在新一輪稀土產業整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對于凈資產近千億的中鋁公司而言,稀土產業或仍難成為公司主要業務。
受上述獲批消息刺激,中鋁公司旗下上市企業——中國鋁業(601600,sh)股價昨日(8月6日)午間開盤后漲停。
“地盤”爭奪趨向白熱化/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在給包鋼稀土和廈門鎢業的回函中均要求,兩家公司要在今年底之前完成集團組建工作。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中鋁公司的稀土集團也被要求在年底之前組建。
由此來看,留給企業的整合時間已不足5個月。對此,有稀土行業專家表示,這是由于中國執行的稀土配額政策正面臨世貿組織裁決,并有可能最終敗訴。
《中國證券報》此前的一則報道顯示:世貿組織已經延遲了之前因中國違反世界貿易規定而限制稀土、鉬、鎢的出口而做出的判決。另據《金陵晚報》的報道顯示,最終裁決結果有可能于8月7日正式出爐,在這個關鍵時間到來之前,中國推動稀土產業整合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在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看來,世貿組織的裁決只能視作為一個催化劑,國內稀土行業因私礦泛濫和需求不振,行業整合集中成了必然。不過,在此前確定的6家整合主體中,因央企與地方企業同時存在,隨著6家集團的組建,各集團之間的直接競爭局面將越來越明顯。
今年7月初,中國稀有稀土已與山東省經信委、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 《推動山東稀土企業整合意向書》,由3家單位聯合組建的“山東稀土集團”浮出水面。公開資料顯示,微山稀土礦作為山東省內目前探明的唯一稀土資源,初步探明稀土儲量為1275萬噸氧化物,可采稀土氧化物為255萬噸。圍繞這一稀土資源,山東已形成了幾十家稀土上下游企業,但由于以民營投資為主,規模較小且研發能力弱,亟待整合。
此前,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稱,北方稀土集團組建將分三步走,第一步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區域整合,第二步完成對四川、甘肅、山東等區域的輕稀土整合,第三步則整合國內外的重稀土資源。
由此來看,中國稀有稀土和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已先發制人。在一些券商分析人士看來,包鋼稀土再想擠進山東已較為困難。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認為,山東稀土整合逐漸明朗,意味著內蒙古、山東、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等地的稀土資源歸屬劃分已塵埃落定,接下來將是四川、云南的資源爭奪戰。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則表示,在過去的兩年里,稀土整合過程并不順利,六大集團與地方政府及被整合企業間的博弈不斷。記者了解到,經過數年的整合,與北方包鋼稀土獨大不同,南方稀土行業基本形成地方企業與央企并存的格局。
上述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在重新劃定勢力范圍后,各個整合主體亦在原有地盤上,逐步利用“滲透路線”獲得上游的話語權。
中國稀土格局年底或敲定 6家稀土集團方案審批過半
上海證券報
隨著稀土wto訴訟終裁結果即將頒布,中國稀土大集團重組也在加快步伐。繼廈門鎢業(32.05, -1.44, -4.30%)、包鋼集團組建稀土集團方案獲備案后,中鋁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也獲得了工信部備案。至此,今年將組建六家大型稀土集團的規劃企業名單中已經有半數獲批。按照要求,已獲備案的稀土集團都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整合工作。
近年來,我國決定借助市場的力量推進稀土企業兼并重組,重點支持包鋼集團、廈門鎢業、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晟有色(49.06, 0.12, 0.25%)和贛州稀土集團6家企業牽頭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目前,尚有中國五礦、廣晟有色、贛州稀土集團未披露重組方案備案之事,不過各家稀土資源的“勢力范圍”已基本形成定局。
中鋁公司昨天向記者披露,工信部近日正式下文確認了中國鋁業(4.09, 0.02, 0.49%)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這標志著中鋁公司率先成為國家確定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形成全國性稀土產業布局。
根據工信部復函意見,中國鋁業公司以其控股的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為整合主體,重點整合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省(區)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這意味著中鋁公司將成為橫跨南北稀土和國內東西部地區的大型稀土集團,并為中鋁規劃打造成為輕、中、重稀土綜合型企業集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輪國家稀土整合成立大集團過程中,中鋁起步不算最早,但在推進整合工作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中鋁先后與廣西有色和有研稀土組建了中鋁廣西稀土開發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廣西區內稀土產業的整合工作;又整合了江蘇省內的4家重要稀土分離企業,組建了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在四川,中鋁與樂山盛和、有研稀土等5家企業共同組建了中鋁四川稀土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稀土產業整合工作;在山東,與山東省經信委和有關企業達成了合作意見,共同設立山東整合平臺,推進山東省稀土產業整合工作。目前,中鋁也已與江蘇省剩余的3家外資稀土企業中的2家達成合作意向,至此中鋁的稀土整合在資源、冶煉分離產能和技術支持等軟硬件上,都已經走在了國內企業的前列。
擁有資源是稀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上述整合資產中,山東微山湖稀土、四川稀土、廣西稀土均有較豐富的輕稀土資源,獲得礦產資源將為中鋁稀土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中鋁公司的發展規劃,中國稀有稀土作為國內稀土的重點整合平臺,將在公司集團層面的發展獲得重點支持。
業內預計,稀土wto訴訟終裁或最近出結果,中國稀土大集團重組也在加快步伐。前兩日,廈門鎢業、包鋼集團稀土集團組建方案分別獲得了工信部備案。
按批復,廈門鎢業將整合福建省現有(中國五礦除外)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及綜合利用企業,2014年底前完成稀土集團組建工作;包鋼集團則整合內蒙古全部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以及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以包鋼集團控股的包鋼稀土(23.82, -0.56, -2.30%)為主體,組建北方稀土集團,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整合工作。
我國今年組建
六家大型稀土集團
組建方案獲工信部備案
廈門鎢業
整合福建省現有(中國五礦除外)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及綜合利用企業
包鋼集團
整合內蒙古全部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以及甘肅稀土集團,并以包鋼稀土為主體組建北方稀土集團
中國鋁業
以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為整合主體,重點整合廣西、江蘇、山東、四川等省(區)的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綜合利用企業
未披露重組方案獲備案
中國五礦、廣晟有色、贛州稀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