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陽光陶瓷有限公司脫硫脫硝工程主要設備基本安裝完畢。通訊員供圖
本月起,佛山正式實施陶瓷行業綜合整治方案,要求11月1日前,全市63家陶企須達到新國標排放標準(詳見《信息時報》7月3日 f03版)。
7月21日,佛山市環保部門帶隊走訪佛山陶瓷企業,記者了解到,雖然有部分陶瓷企業曾抱怨新國標排放標準過嚴,但部分陶企已開始積極行動加強廢氣治理,經過技術改造,陶企可以達到新國標排放要求,有成功改造的陶企已計劃申請技術專利。
有企業投2000萬治污
在三水區的陽光陶瓷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該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處理脫硫脫硝工程的主要設備已基本安裝完畢,管道正在連接中。該公司生產負責人呂仁生表示,今年公司投入超過2000萬元用于治污,預計今年8月中可安裝完畢并投入試運行,今年9月30日前確保全面達到新國標排放限值要求。
對于被陶瓷行業普遍認為難以減排的氮氧化物指標,呂仁生表示,目前還沒有找到對氮氧化物排放較好的治理方法,氮氧化物的排放要穩定達標仍有難度。
技改成功準備申請專利
三水宏源陶瓷企業有限公司方面,記者了解到,去年底,該企業投入300萬元對窯爐和噴霧塔的廢氣治理設備進行改造,同時安裝3套煙氣在線監控系統;噴霧塔切斷旁通(保證煙氣不直排)和采用除塵效率更好的進口布袋,確保粉塵和二氧化硫達標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三水宏源陶瓷企業有限公司今年就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解決讓陶瓷企業頭疼的氮氧化物減排問題。該公司負責人林亮銀表示,煙氣中氮氧化物處理難度較大。去年技術還不成熟,今年初找到合作方,使用復合脫硝液,經過多次試驗,找到最佳反應溫度和時間。
據林亮銀介紹,該方法能將煙氣中的氮氧化物控制在120~200mg/m3,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限值要求。目前該公司已有計劃申請噴霧塔脫硝技術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