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保法修訂案》,新法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
據了解,新《環境保護法》除增加了“按日計罰”的制度外,罕見地規定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措施,對污染違法者將動用最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 同時, 對于給重大環境違法事件充當“保護傘”的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實行“引咎辭職”。無論從處罰力度,還是執法手段,這部新《環境保護法》都可被稱之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針對新《環境保護法》的表決通過,河南多個陶瓷產區紛紛采取多種手段,大力度加強陶瓷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監管,改變目前陶瓷企業屢治屢犯的窘迫現狀,從根本上改善環境,促進陶瓷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河南最大陶瓷產區的內黃縣,近期掀起了一場治理陶瓷企業環境污染的浪潮。該縣環境保護部門,對全縣陶瓷企業廢水、粉塵污染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企業逐工段排查環境隱患,對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進行評估檢查,對違法企業在調查取證的基礎上,進行立案查處,并責令違法企業停產整頓,給予嚴厲處罰。
據內黃縣有關人員介紹,這次陶瓷企業污染治理,不但會加大違法排污陶瓷企業的處罰,對于違法環保工作人員也加大了懲處力度, 同時設立了12369舉報熱線,強化社會舉報監督,可以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措施之嚴前所未有,處理之重前所未有。目前,內黃目前已對查處的企業進行了嚴厲懲處。
鶴壁產區從2013年就開始了對陶瓷企業的污染整治,要求園區內所有陶瓷生產線的兩段式煤氣發生爐安裝脫硫設施并通過驗收,并列出了富得陶瓷有限公司、河南御盛陶瓷有限公司、河南華邦陶瓷有限公司、鶴壁佳鑫陶瓷有限公司、河南省金雞山建材有限公司等陶瓷企業脫硫治理名單,明確了完成時限和治理效果。
為改善環境質量,汝州產區政府印發2014年度污染源限期治理計劃,特別強調要加強瓷磚廠粉塵治理,限期治理計劃還對治理標準和要求、完成時限和責任單位進行了明確指示。
汝陽縣將陶瓷企指示業粉塵污染作為治理重點,出臺了《汝陽縣陶瓷企業粉塵污染防治技術要求》,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要求所有陶瓷治理企業要嚴格按照治理技術要求、時間要求,全面完成陶瓷企業粉塵治理任務,對不能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嚴肅處罰。
有業內資深人士稱,近年來,隨著陶瓷業不斷呈現出區域化、碎片化的發展格局,諸多新增的陶瓷產區生態環境正因陶瓷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受到嚴重挑戰。由于受經濟力量的限制,很多新產區的環境治理顯得力不從心,效果也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