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本市第二批調整退出北京的工業企業共有32家。這些因“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而退出北京的企業,有的將在提高工藝水平后落戶河北,有的由于生產工藝落后而徹底關張。
目前,市經信委正在官方網站對北京市2014年第二批調整退出工業企業獎勵資金額度進行公示,公示截止時間是本周日。這份名單共包含有32家企業,其中包括北京首鋼股份(2.43, 0.22, 9.95%)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這樣背靠首鋼的“明星”企業,也有北京市板橋福利灶具廠這樣的名氣不太響亮的公司。此次調整退出北京,這些企業能夠獲得金額不等的獎勵資金,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北京市古城磚廠、北京龍人偉業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有望獲得300萬元的獎勵資金。
這些企業退出北京,是因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由于環境問題,這些原本曾經在北京落戶的企業,由于北京調高工業企業門檻而將退出市場。這些企業搬出北京后,是轉移到外地提高工藝水平后繼續發展,還是徹底關張,全部由企業自主決定。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最早成立于1938年,1982年劃歸首鋼,是國內建成最早的建筑用鋼材生產企業。目前,首鋼絕大部分生產職能部門已經搬遷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今天上午,記者從首鋼獲悉,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線材廠)在退出北京工業企業名錄后,將搬遷到河北遷安。遷安鋼鐵公司是首鋼集團的一部分。
網上信息顯示,北京市古城磚廠位于順義后沙峪鎮古城村北,在1997年注冊,注冊資金17萬元,當時有80名員工,主要經營的產品是磚瓦制造。今天上午,古城村委會一位男士稱,古城磚廠停工已經有幾年了,“早就不生產了”。一位知情人士稱,為了保護環境,傳統的土制磚瓦燒結工藝在北京早就禁止采用了。
位于順義的北京市殿文水泥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也在名單上。公司法人代表張洪波的父親張殿文告訴記者,公司在去年就停工了,現在退出后不準備搬家到外地,“徹底不干了,生意也不好做。”
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本周在做客北京城市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時稱,北京正在逐步提高工業企業的排放標準,今年年底前將有500家排放不達標的污染企業退出北京,鑄造、燒結磚瓦、化工、家具等六大行業也將退出北京。這些企業是否會在北京周邊落戶,繼續成為北京大氣和水污染的源頭呢?張伯旭稱,經過治理仍沒有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污染企業,北京不要,估計北京周邊省市也不會要,北京不支持這樣的企業在周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