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建材貿易商涉足期貨市場 長江自由貿易中心的強龍富安建材成為首個吃螃蟹者
中國江蘇網3月24日訊 面對越來越艱難的建材交易,除了廣開實體店、開辟網上銷售渠道外,常州建材市場的貿易商開始涉足期貨市場。長江貿易中心的元老級貿易商——強龍富安建材成為首個吃螃蟹者,而這距國家對中密度纖維板、細木工板兩板期貨合約正式亮相僅兩個多月時間。
21日,強龍富安建材負責人陳康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在上海東海期貨開戶,除已募集了大筆資金外,還開發出一套建材成本計算的設備模型,以便在建材期貨市場中一試身手。
強龍富安建材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中密度纖維板、細木工板材銷售。作為常州板材銷售“一哥”,強龍富安每年銷出的細木工板就超出400萬張。
此次,強龍富安率先踏進建材期貨市場,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強龍富安盡管在現貨市場和電子交易市場中都經歷過眾多磨煉,但無時不在尋求著穩步發展的新空間。去年底,作為國內林木領域的首批期貨品種,中密度纖維板和細木工板兩板期貨在大連期貨商品交易所上市后,強龍富安敏銳地看到了商機;另一方面,作為常州裝飾材料協會的會長,陳康義也希望通過強龍富安的先行一步,能帶動更多的建材貿易商在建材期貨市場中找到商機,為傳統的建材業務拓展新的獲利機會。
陳康義稱,在建材市場,建材貿易商在產業鏈中其實是最不具有定價能力的,并且也最易遭受價格風險沖擊。貿易商為了讓資金維持流動,需要保證每天維持一定的銷售數量。這也意味著,在市場狀況不好的時候,貿易商往往需在價格上作出很大的犧牲。據了解,目前我市8家建材市場中的2000余名建材貿易商,其實也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建材廠家的定價優勢,另一方面是對終端用戶必須履約的發貨協議。而建材價格的波動很大程度上又需要由貿易商來承擔。
那么,對建材貿易商來說,涉足期貨市場的益處又在哪?東海期貨經理周玉朝談到,以前,只要建材市場價格一上漲,廠家的報價就會漲得更快;如果價格一跌,廠家的報價卻不愿意下浮。而貿易商對于終端客戶的報價是確定的一個固定價格,如果在發貨過程中價格出現大幅波動,貿易商還要和終端用戶再行協商。這其中,建材貿易商所面對的價格波動風險和交易成本可想而知。而有了建材期貨后,貿易商就能在期價合適的時候鎖定買價和賣價,回避了價格波動風險,也方便了合同的簽署。這樣一來,貿易商為現貨交易作出的犧牲有可能從期貨市場中得到補償,而這樣的風險轉移功能也正是期貨市場最簡單的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