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結構調整 推進節能減排
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發布
2013年經濟數據表明,中國又一次取得了gdp的高速增長,與此同時,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越發顯得突出,環境治理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針》明確了環境治理的決心。新年伊始,具體的行動措施接連出臺,政府重視,民眾關注,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推進環保工作。
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緊隨國家整體改革進程,在2013年,建筑陶瓷全年產量達到96.9億平方米,衛生陶瓷全年產量達到2.06億件,行業經濟數據穩中有升的同時,對工業污染防治投入加大,環保重視程度很高。
建筑衛生陶瓷工業2010年開始執行《陶瓷工業污染物排行標準》(gb 25464-2010),對整個陶瓷工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在該標準頒布實施后的這一段時間里,一些國內領先的建筑衛生陶瓷企業積極響應,投入大量專項資金進行設備和技術改造,不僅引入意大利、德國等國際先進設備、工藝,還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研究、試驗了很多新型環保技術,力爭滿足國標排放要求,達到環境治理的先進水平。但是,盡管企業應用了同行業國際先進技術和環保設備,依然難以很好地滿足國標中關于顆粒物、氟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目前,建筑陶瓷行業尚無一家企業完全達標,業內其他企業在環保投入上大多采取停步觀望的作法,極大影響了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的環保治理推動工作。
為此,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組織多方力量,現場調研,通過將國家標準與德國、意大利、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同類標準對比,發現現行國家標準gb 25464-2010與其他國家地區的標準有一個重大差異,即:規定的污染物實際濃度折算的基準廢氣氧含量8.6%(基準過氧系數1.7)的取值,不符合行業工藝需要的廢氣氧含量16~18%的實際情況,同類標準,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采用的是18%,德國采用的是17%,韓國采用的是16%,意大利沒有進行折算(直接以實際監測數據判定合格與否),這個重大差異意味著實際執行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再嚴3倍以上,造成表面先進的環保要求很難在實際工作中落實。
以氟化物為例,按目前成熟的歐洲干法除氟工藝,氟化物排放可以穩定控制在4mg/m3以下,與gb 25464-2010中實際限值標準1mg/m3(標準限值為3mg/m3,折算除以3倍,實際限值為1mg/m3)要求相差甚遠,即使再加濕法除氟工藝處理,也很難達到要求。這種情況下,建筑陶瓷行業的一些領先企業即使投資幾千萬環保設施也難以穩定達標,也帶來一般企業在環保投入上有觀望等待的現象,不利于行業環保工作的推動,影響十二五規劃以及最新國務院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針的實施。
鑒于上述原因,受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委托,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牽頭,為滿足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積極推動環保事業的迫切需求,在新國標修訂的過渡期間,制訂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協會標準,指導開展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的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