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英德海螺水泥、盈泉鋼制品等17家企業被列入首批控排企業。今后,這17家企業免費額度用盡后,將要花錢買3%額度的排放權,改變全部免費排放的現狀。
作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省,日前,省發改委公布了《廣東省碳排放權配額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試行)》(下稱《方案》),首次公布配額。2013年配額總量約為3.88億噸(1噸配額等于1噸二氧化碳排放)。12月10日前,完成首批免費配額發放,控排企業通過省發展改革委配額注冊登記系統獲得免費配額;12月中旬,完成首批有償配額發放。2013年底前,啟動碳排放權配額在線交易。這意味著四大行業的重排企業要花錢買3%額度的排放權,改變全部免費排放的現狀。
全省首批納入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的企業共242家,包括控排企業和新建項目企業。在省發改委公布的首批控排企業名單中,涉及水泥行業,我市有廣英水泥、清新水泥、臺泥(英德)水泥、海螺水泥、龍山水泥、寶江水泥、英馬水泥和新南華水泥8家公司;涉及鋼鐵行業,我市有青山不銹鋼、圣力(清遠)鋼制品、東上鋼業、盈泉鋼制品、東溢(佛岡)特種鋼制品、連山鴻星金屬加工廠、粵北聯合鋼鐵、花城五金鑄造、財源五金鑄造9家公司。
《方案》確定首批納入四個行業的碳排放配額總量由控排企業配額和儲備配額構成。2013年度配額總量約為3.88億噸(1噸配額等于1噸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控排企業配額為3.5億噸,儲備配額為0.38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配額和調節配額。
同時,配額實行部分免費發放和部分有償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