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停產的陶瓷工廠,卻仍然在“海量”用電!如此蹊蹺的事,就發生在佛山市禪城區輝某陶瓷廠。該廠電工在偷電時被當場抓獲。
歷時兩年,該巨額竊電案審理終于有了結果。2011年12月,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佛山市輝某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某公司)竊電案作出終審判決,判處被告及第三人向佛山供電局返還電費1360萬元,佛山供電局終審勝訴。竊電企業老板最終被判刑11年。截至今年7月底,追回電費達916萬元。
據悉,該案從案發到調查、審理,再到完成執行,歷時四年多,成為佛山史上最大“竊電案”。
疑問
蹊蹺! 近1700萬度電“丟了”
2009年5月下旬,供電工作人員在計算用戶用電情況時發現,禪城南莊變電站南發線的電流輸出遠遠大于用戶電表流量總和。而南發線接入了輝某公司、佛山市先某塑料廠(以下簡稱“先某廠”)和南某陶瓷原料廠三家工廠。其中,南某陶瓷原料廠于2007年10月停產,且在2007年7月24日報停了用電。供電部門快速展開了巡檢,并沒有發現線路故障,于是懷疑有用戶偷電。
禪城供電局南莊站南發線的監控系統顯示,僅在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2月24日期間共供電3282.4929萬度,理論損耗電量4.9237萬度,先某廠用電385.1701萬度(已交電費),輝某公司電表顯示用電1200.8903萬度(已交電費),另有1691.5088萬度電在用戶電表上沒有顯示,也就是說,約有1175.5萬元電費“丟了”。
兩工廠相繼停產 竊電仍在持續
上述沒有收到電費的將近1700萬度電究竟是進入了南發線哪家工廠的線路,供電部門展開了周密的調查。經過法院認定的調查事實顯示,當時南發線的用戶只有輝某公司和先某廠,且南發線在進入用戶之前的總線屬于高壓線路,極其危險,不可能被盜,也沒有破壞的痕跡,被偷的電量只可能進入輝某公司或先某廠。而先某廠的變壓器容量只有500kva,相對較小,即使每天24小時滿負荷用電,也遠遠用不了近1700萬度電。而且,該廠電表順暢運行未見異常,所用之電均通過電表顯示。為此,先某廠偷電的可能性被排除。
那么,南發線上這個時段偷電嫌疑最大的,就只剩輝某公司了。可2008年12月輝某公司也停產了,但南發線上被偷電的情況卻仍在繼續。在2008年12月25日到2009年6月4日期間,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司法鑒定中心的核算,南發線供電輸出少計的電量高達426.6957萬度,少收電費281.226592萬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