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拮據的土地資源,高昂的房價,導致城市攤大餅式的“新城”在不斷的誕生,產業規劃、交通規劃、商業機會、價格便宜等等,“新城”的事實是否與政府及開發商所宣傳的那樣美好?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消費者報道》將持續對廣州十大新城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及對比,希望能給普通購房者提供更好的消費參考。
一個龐大的“造城”計劃正在廣州展開。
10月17日,定位新居住板塊的蘿崗中新知識城控制性規劃審議通過。這標志著自今年年初以來,包括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花地生態城、海珠生態城、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空港經濟區、南站商務區、國際創新城和黃埔臨港商務區在內的十大新城控制性規劃全部獲批。如果再算上2012年9月就已獲批的南沙新區,這份造城名單將變得更長。
根據廣州規劃局公示的數據統計,十大新城總規劃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總規劃人口預計達到160萬人。
在政府部門的眼里,熱衷于建造新城或許能解決百萬人口的“住房夢”。然而對于購房者而言,新城的房子卻并不像規劃中說的那么美好。
跟著規劃買房?
與準備去新城賺一把的投資客相比,更多的剛需一族顯得有些無奈。
“其實誰都想在中心區買房,可是動輒4、5萬每平米的房價讓人望塵莫及,就只能去外圍了。”武漢人張云瑞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7月的一項數據顯示,以房價相對薪酬來考慮,廣州和北京、上海一起入選2013年全球十大最不可負擔城市。于是,目前每月收入7000多元的張云瑞,目標很明確:在廣州外圍買一套方便搭地鐵上班的房子,然后結婚。
“規劃決定未來。”至少在廣州同創卓越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趙卓文看來,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可是,聽多了“鬼城”、“空城”這些字眼,張云瑞還有一個顧慮:“除了金融城,大多數新城都比較遠,上班、生活都是一個問題。”
在一個叫“地鐵族”論壇上,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一只待產的貓”。廣州每有新的城建、地鐵規劃公示以及最新進展,這個信息互助論壇上都會有人圖文并茂地及時發布。
如果僅從規劃上看,新城的未來就像是為張云瑞量身定做的一樣。
因為除了規劃面積、規劃人口、gdp目標這些看似和買房者無關的數據以外,交通配套一直是十大新城規劃的亮點之一。以最年輕的新城——中新知識城為例,核心區將布局2個輕軌站以及18個有軌電車站,同時地鐵14號線知識城支線延伸到永和與6號線相連,20分鐘到達白云國際機場。
不過,搞了一輩子規劃的袁奇峰卻有些擔憂。作為中山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教授,他對記者說:“城市的商務需求,是隨著經濟發展是一點點攢起來的。6.4平方公里的珠江新城用了20年時間培育,投入了大量公共財政才把市場力凝聚起來。現在一下搞九個“新城”,配套還不得要100年時間?”
別說100年,10年后的張云瑞就40歲了。
消失的房價洼地
和張云瑞的糾結不一樣,王梅這個月一直拉著自己的男朋友看房。在離金洲地鐵站僅200米距離的豐庭花園,他們看中了一套85平方米的房子,“可是上周還開價85萬的房子,這周就漲到了90萬”王梅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
王梅不知道的是,十一之后南沙可能要放開限購的消息再度傳來,有專家預測這將導致房價再上漲30%。其實在不少人看來,在國家級新區的利好刺激下,南沙房價已經有些虛高。
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黃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放開樓市限購限價有利于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落地問題,但也必然帶來樓價泡沫出現。區內已經難見12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一手住宅了。”
位于蘿崗的中新知識城板塊,更是在規劃利好的作用下成功接過了天河板塊的接力棒,成為廣州新的樓市“井噴點”。有消息表明,保利、敏捷、萬科旗下樓盤均有望在10月底開盤。到了下半年,中新知識城板塊預計在售樓盤將達到20個。至于樓價方面,蘿崗住宅網簽均價已經攀至16489元/平方米,一躍超過全市13495元/平方米均價水平。
“照這個增長速度,再過幾年連新城都買不起了。”王梅不無感慨地對記者說。本來的房價洼地,似乎就快被不滿一周歲的規劃填平。“毫無疑問,新城規劃不僅直接推高了地價,還提前透支片區房價上漲空間。”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
即使房價上漲,也沒阻擋買房者的瘋狂。新盤銷售火曝的消息不斷在媒體上傳出,新一波樓市熱潮似乎正借著新城的概念不斷發酵。
“近年來房地產炒作就像鬼魂一樣粘著有潛力的產業區,令其未發先貴,影響發展。”深圳市人大常委、蕾奧城市規劃咨詢公司董事長王富海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
雖然舊的房價洼地被逐一填平后,一定會有新的洼地產生,但對于已經被高房價擠到外圍的普通購房者們來說,他們的買房夢想或許變得更遠,而不是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