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為全國政協委員們所關注。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和全國工商聯的林航分別以個人提案和團體提案的形式,向大會遞交了加強煤礦專業和石材專業人才培養的提案。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和工業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姜耀東介紹,由于我國富煤少油的國情,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煤炭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但我國煤炭工業與世界主要采煤國家相比,還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低,采掘機械化程度低,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狀況不好,污染嚴重等差距和問題。特別是技術創新率較低和專業人才奇缺問題尤為嚴重。
姜耀東認為,我國煤炭工業技術創新程度低和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奇缺已成為制約煤炭工業長遠發展的“瓶頸”,也已經成為導致煤炭工業增長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發、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治理滯后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了煤炭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些文件和措施,強調礦業等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并決定當前要優先支持農業、地質、礦業、石油天然氣等重點公益、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以及新興產業的緊缺人才培養,但許多政策、措施還未落實到位,煤礦專業人才緊缺問題仍十分突出。”姜耀東在提案中表示。
對于如何加強煤礦專業人才培養,姜耀東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煤炭高效安全開發協同創新中心”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二是盡快建立“國家礦業人才培養基地”,可選擇一些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學科實力及長期為礦業服務的高等學校,并由國家相關部委共同進行重點支持和建設,通過5~10年建設,建成5~8個國家礦業人才培養基地;三是盡快組織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礦山計劃”,并出臺優惠政策和待遇,鼓勵大學生志愿者到礦山去建功立業,鼓勵其扎根基層,同時出臺類似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優惠政策和待遇;四是盡快實行“高層次人才支持礦山發展”,由相關部門制定辦法鼓勵高等學校選聘一定數量的具有碩士和副高職稱以上的人員到礦山工作,解決煤礦在生產、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高層次人才匱乏的狀況。
林航則在提案中建議相關院校增設石材教育專業并列入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計劃,以此加快石材產業科技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據他介紹,目前我國生產的大多為中低檔的石材產品,石材產業“小、土、散、亂”的狀況沒有根本好轉。石材專業科技和管理人才嚴重匱乏,石材企業大專以上學歷和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科技與管理人員只有職工總人數的1.5%左右,行業從業人員普遍文化素質低、職業技能差、安全意識弱。
根據我國石材行業專業人才緊缺的狀況,他建議構建“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由全國性石材行業組織推薦企業與政府、院校共建石材專業院系,通過財政投入、稅收扶持等政策,調動企業參與高職院校辦學的積極性。同時,組織建立兼職師資庫,把石材行業組織、生產車間建成院校專業人才鍛煉實習的基地。
此外,他還建議建立人才資格認證體系,促進專業人才水平提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盡快把行業性組織承擔的職能依法交給行業組織,加強行業人才管理和考核,推行行業內憑證上崗,進一步提升石材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