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開始取消的焦炭出口關稅政策并沒有改變我國焦炭出口受阻的狀況,但商務部有關人士表示,這項為適應wto規則而出臺的新政策,將帶來貿易結構的新變化。
在3月1日舉辦的2012年焦化行業信息發布暨2013年市場分析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處長黃忻表示,在連同出口關稅一同取消的配額制度實施后,我國焦炭出口主體發生了很大改變。從海關反饋的情況看,今年1月已經領到焦炭出口許可證的企業共47家,總規模30萬噸,其中新加入的企業有25家,基本都是貿易企業。相比焦炭生產企業,這些外貿企業機制靈活,有廣泛的市場渠道,靠近港口,有十分明顯的出口貿易優勢。
焦炭出口許可證申領企業的變化引發了外貿管理部門的擔憂。黃忻表示:“關稅和配額制度取消后,政府無法再對焦炭出口企業的行為進行限制,如果焦炭企業為尋求擴大市場繼續維持大規模生產,很可能引發焦炭無序出口、國際貿易摩擦和更嚴重的國內產能過剩。”
據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統計,部分企業正在以低于國內售價的價格出口焦炭。黃忻認為,在焦炭出口關稅和配額制度取消之后,今年,不排除更多企業會采取低價策略,搶占國際市場份額,作出不規范的市場行為。
歷史上,我國的焦炭出口飽受爭議,曾多次引起國際貿易爭端。當前,美國對我國焦炭出口的反傾銷案尚未了結。我國焦炭重新進入國際市場,必將面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不規范的出口更難免會遭遇反傾銷。一旦遭遇反傾銷,出口的焦炭將給飽和的國內市場帶來“消化不良”的后果。
被動而為的政策
去年12月1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沒有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關稅。同時,商務部沒有發布2013年焦炭出口配額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序,這意味著焦炭出口由沿用多年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改為自動獲得許可證管理。
隨后,記者在商務部網站查到了有關依據。2012年12月31日,商務部發布了《2013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分級發證目錄》,其中對焦炭項目作出了特別解釋:憑出口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這意味著國家不再對焦炭出口量設限,擁有合同的企業就擁有申請出口許可證的權利。
上述兩個被視為取消焦炭出口關稅和配額的政策性文件盡管處理得十分低調,但仍引起了業內的關注。因為取消焦炭出口關稅,原則上不符合我國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政策方向,議論頗多。
記者了解到,新的出口政策是為了履行世貿組織(wto)專家組對貿易爭端的裁定。2010年,美國、歐盟、墨西哥針對我國焦炭、螢石、黃磷等9種原材料出口向wto提出訴訟。wto專家組2012年上半年終審裁決,認為我國對這9種原材料征收關稅和設置配額違背入世承諾和wto規則。依據wto的裁定,我國取消了焦炭出口配額和關稅。
裁判員與運動員的新挑戰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出口焦炭4萬噸,環比減少33%,同比減少35%;出口均價為每噸2244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15元。焦炭出口量價齊跌的狀況并沒有減少外貿管理部門的擔憂。
黃忻認為,在出口管理發生變化后,今年我國焦炭出口數量增長是必然趨勢。在關稅和配額政策上規范焦炭出口秩序的做法已經行不通。黃忻表示,商務部將在決策參考、鼓勵行業自律等方面提供幫助。
據悉,商務部已經與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等單位合作,研究發布焦炭出口預警監測報告,包括價格、出口量、國內外有關政策、貿易摩擦動態等信息。
一位民營焦化企業的老總對記者表示,只要商務部不關閉閘口,焦炭企業仍將繼續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石巖峰提醒道:“受成本上升的影響,我國的焦炭不再廉價。雖然取消了關稅和配額,但世界焦炭需求在減少,供給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我國焦炭出口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前提必須是國外鋼鐵產量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