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省園藝特產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2012年,通過深入實施園藝特產千億元創業計劃及百萬畝棚膜蔬菜、振興人參產業等重點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推進措施,全省園藝特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總產值實現1050億元,農民人均園藝特產收入1800元。
2013年,我省園藝特產業將著眼于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實施蔬菜產業提升及振興人參產業工程,強基礎、擴規模,重科技、調結構,提質量、保供給,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園藝特產業好形勢。全省園藝特產總產值要實現1200億元,同比增長14.3%。新發展棚膜蔬菜5萬畝,總面積達到105萬畝。人參總產值達到260億元,同比增長27.1%。重點開展五項工作:
啟動實施蔬菜產業提升工程,重點提升棚膜蔬菜整體發展水平。
持續提升規?;l展水平,全面提升生產管理水平,著力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快提升質量安全水平。重點圍繞“九區五線”的規劃布局,推進棚室集中連片開發,在規?;瘓@區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省里將重點推廣膜下滴灌技術,對納入試點范圍的棚膜園區給予一定比例補貼。
大力實施振興人參產業工程。
繼續調控規模,新增采伐跡地栽參面積嚴格控制在1000公頃之內,全省人參留存面積控制在5000萬平方米、鮮參年產量1.8萬噸。在全省15個人參主產縣(市、區)全面推行測土栽參工作,計劃檢測土樣3000個。實行“長白山人參”品牌產品原料生產基地認證制度,加快用于人參生產常用農藥、肥料登記注冊進度。加快推進人參進入新資源食品,在“長白山人參”品牌產品生產企業中全面推廣應用吉林人參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
啟動實施林蛙產業提升工程。
重點提升生產水平、加工水平、市場占有水平和管理水平,主推長白山優良種蛙,在主產區建設種蛙繁育基地。積極培育扶持骨干龍頭企業,使林蛙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集中精力打造“長白山林蛙”產品知名品牌,抓緊制定并實施林蛙油檢驗標準。
加快發展食用菌產業。
依托區位資源稟賦,重點發展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針菇等菌類。大力培育集中連片的產業園區,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重點培育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組織+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促進食用菌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積極抓好“特產之鄉”建設。
對已經命名的“特產之鄉”,各地要在扶持政策上給予傾斜,符合省里扶持項目的要優先上報。同時,加強規范化管理,著力搞好科技指導服務,推廣綠色無公害生產技術,全面提高科技生產水平和質量安全水平。
省農委要求各級園藝特產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地資源優勢,科學規劃指導,搞好科技服務,強化質量監管,努力搞活流通,加強隊伍建設,為園藝特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