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被家電行業稱為“智能電視年”,一場“應用革命”也正在悄然上演。
智能電視,拼的是“軟”實力
2012年的智能電視出貨量將超越1000萬臺,這一數據在業內幾乎無人懷疑。而賽迪顧問預測,到2014年智能電視銷量將達2500萬臺左右,占國內平板電視50%至60%的市場份額,未來幾年智能電視將呈現出爆發之勢。
智能電視市場的快速發展,給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機遇,更有變革。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看來,目前的電視智能化浪潮將引發一場大的行業洗牌,很多企業將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電視智能化的核心是用戶體驗,因此,企業需要作出由“硬件”到“軟件”、由“外形”到“內容”、由“單一”到“組合”、由“復雜”到“簡單”的自我革新。
一系列數據印證了業界領袖們的判斷。新媒體對電視的沖擊已然顯現,艾瑞咨詢最新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開電視。北京地區電視開機率已經由3年前的70%下降至30%;全國電視收視率一年要下降13%左右。沒有豐富的智能應用、完美的人機交互體驗,電視便難以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使用需求。
“軟實力”,似乎是扭轉“去電視化”的解決之道。
有數據顯示,在未來一年內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中,希望購買可以任意上網瀏覽信息、玩游戲、看電影等功能的消費者占到40%。對于智能電視廠商來說,要避免同質化現象延續的現狀,靠的就是其智能電視應用方面的“軟實力”。據悉,在智能電視人機交互功能、vod視頻點播、軟件應用等方面,家電廠商在2012年都加大了研發力度。
四強爭渡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相關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出貨量有望在2015年超過1.3億,占據市場上平板電視數量的近一半。面對電視“智能化”的趨勢,摩拳擦掌的不止是廣電系,通信、it、互聯網巨頭亦紛紛涉足,“四強爭渡”的局面正在形成。
今年5月,國內it巨頭聯想多款智能電視在國內上市銷售,正式挺進智能電視領域。聯想希望借助其全球資源優勢,攪動整個彩電市場,影響彩電消費格局。而通信、互聯網企業搶食智能電視市場,更多的是憑借其應用方面的積累。據悉,今年晚些時候,蘋果公司將推出一款智能電視產品,而谷歌也宣布在智能電視產品線上加大對marvell的支持,年底將升級谷歌電視服務。國內的家電企業面對機遇、挑戰,除了加強智能電視的生產、營銷,更開始“合縱連橫”。tcl、海信、長虹三家智能電視巨頭聯合成立了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簡稱“中智盟”),旨在改變智能電視企業單一作戰的局面,實現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