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業借奧運會契機展開奧運營銷,吸引眾多消費者參與。
倫敦奧運會正在轟轟烈烈地上演,歐亞兩洲雖然遠隔千萬里,但佛山不少本土陶瓷衛浴企業還是抓住了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展開營銷。記者調查了解到,不少企業借奧運契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希望在目前全球經濟低迷時給自己找個機會。有業內人士稱今年是寒冬之年,那么奧運營銷能否促進銷售量的增長?會不會成為挽救行業的“靈丹妙藥”?
借奧運之風促營銷
每一屆奧運會,對于極具中國文化和特色的陶瓷企業來說,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北京奧運會中,本土陶瓷企業就借“天時地利人和”,將產品打入相關工程中。如今四年過去了,奧運會主辦地也移位倫敦,但是不少陶瓷企業依然借奧運會的契機,搞起各種營銷活動。
新明珠陶瓷在微博發起了多項奧運主題活動、鷹牌陶瓷舉辦無車日、中國陶瓷城舉辦員工運動會……這些活動都以奧運會作為發起緣由,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新明珠陶瓷負責人表示,奧運會是一個偉大的盛會,借奧運契機可以展現企業品牌形象。
同樣,今年行業借助奧運會、各種賽事等契機,不約而同地玩起了體育營銷,有明星代言、微博營銷、賽事贊助等,顯得頗為熱鬧。例如,順輝瓷磚贊助2011-2012賽季cba籃球聯賽,法恩莎冠名世界女排大獎賽佛山站,益高衛浴與中國國家游泳隊達成戰略合作,中國女排將應邀出任美陶瓷磚的品牌形象代言。
奧運營銷并非萬能
由于借助了奧運會的東風,比起其他方式,奧運營銷更能在第一時間就引住消費者的眼球。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只要與奧運會扯上關系之后,產品的銷量就能夠“水漲船高”。佛山陶瓷行業協會會長戴一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是所有的東西和奧運會聯系起來就好的,還要看有沒有亮點,能不能有機結合。”
“奧運營銷運用得好,就可以塑造一個企業品牌形象;運用得不好,只能往里面賠。”戴一民說,如果不能輔以整合營銷傳播,浪費的資源也是巨大的。同時,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競爭,其所能產生的邊際效果肯定是日益下降。
記者了解到,佛山陶瓷企業的奧運營銷活動多以抽獎、打折、特價等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表示,與北京奧運會相比,今年佛山陶瓷行業的奧運營銷手段明顯不足,這也與主辦地有直接關系。他表示,借奧運會來搞噱頭,是慣用的方式,并非少見。
寒冬來臨如何應對?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繆斌表示,目前經濟形勢不好的背景下,大家更加關注市場的變化。“無論是經銷商還是生產商或者是原料供應商,大家都關注困難期還有多長,冬天是不是已經來了,還有多遠?”
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近期陶瓷產品銷量明顯下滑,大量瓷磚積壓倉庫。往年企業庫存約占產量三分之一,然而最近不少企業庫存達到一半以上。據此前媒體報道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負責人透露,佛山一半以上的陶瓷企業由于庫存增加,紛紛提早關窯,全部窯爐關閉的企業約占15%。
戴一民表示,面對困難,就要想辦法通過多種途徑來解決。奧運營銷只是其中的一種,包括找奧運冠軍代言、搞一些促銷活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他指出,陶瓷行業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想占據更大的優勢地位,就必須做品牌。而在奧運年采用這樣一種方式,能夠使得陶瓷企業積極、向上、實惠這樣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消費者就會更愿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