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噸玻璃需要消耗230公斤純堿,70%的平板玻璃用于建筑。由于玻璃安裝主要在房地產建設的后期,因此竣工面積的多寡代表玻璃需求的強弱。商品房竣工面積可提前8個月昭示玻璃、純堿等行業的發展趨勢。
8月1日,金晶科技(3.89,0.01,0.26%)(600586.sh)發布2012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原因是房地產調控政策對玻璃需求造成較大影響,公司上半年產品銷量和售價有所下滑,業績出現虧損。金晶科技是一家注冊地在山東,主營業務為玻璃開發的公司。2011年,受地產調控影響較大的玻璃行業,幾乎是全行業虧損。
不止金晶科技一家,將虧損的主因指向了樓市調控。“唇亡齒寒”,地產行業的波動,令幾十個直接或間接相關行業在喘息。也因此,對放松調控的期盼,不僅僅存在于地產界,還存在于行業外。
上下游產業齊受影響
地產對建筑建材行業的影響,幾乎波及到所有細分領域。首先是水泥制造業,以及磚瓦、混凝土、鋼構等細分市場;然后是玻璃制造業、陶瓷制造業、裝修裝飾行業、建筑型材、油漆涂料、裝修裝飾等。
對于鋼鐵業來說,房地產是其下游消費的最大行業,長期占比在35%左右。因此,鋼鐵業普遍被視作房地產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最為典型的就是2010年,隨著房地產調控拉開序幕,鋼鐵股和地產股雙雙進入下行通道。年底一些機構評選年度十大熊股時,鋼鐵、地產聯手占據7席,其中華菱鋼鐵(2.48,0.00,0.00%)(000932.sz)全年下挫52%,華發股份(7.69,0.00,0.00%)(600325.sh)下挫45%,可謂“難兄難弟”。
本報記者了解到,鋼材期貨與現貨價格今年7月份后均開始加速下跌,已跌至2010年年初水平。7月份螺紋鋼期貨市場累計跌幅創年內最高。
國家統計局顯示,2012年1-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30610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已跌至2010年前水平。鋼材市場走勢與此休戚相關。拋開數據,門可羅雀的鋼材市場,成為行業蕭條的縮影。
據太原市許西鋼材市場某經銷商透露,僅7月華北地區鋼材價格就下降近一成,現價比去年同期跌了近乎一半。而高溫多雨的8月是鋼材市場的傳統淡季,現仍無好轉的跡象。曾經的太原城南鋼材市場,已悄然變成了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
如果說鋼材行業的需求并不完全來自于地產,有色金屬鋅對地產的依存度更高。不為多數人所知的是,鋅堪稱是一種永恒的建筑材料。許多歐洲城市的建筑樓頂均由鋅材覆蓋,一些建筑大師也常常對鋅情有獨鐘。
我國對于鋅的需求主要來自建筑和基礎設施業這兩個領域,共占鋅終端消費量的70%,這也使得鋅高度依賴于建筑行業。2010年此輪地產調控開啟后,鋅材業直線下跌。
目前,很多鋅冶煉廠的經營陷入困境。據上海有色網(smm)調研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鋅冶煉廠平均開工率為59.96%,較2011年同期的78.96%大幅減少近兩成。同樣的需求危機也困擾著鋁業等行業。
下游產業更是福禍相依。索菲亞(002572.sz)的財務報表,清晰地顯示出地產對下游家居產業有怎樣的影響。
國金證券分析師萬友林指出,地產業是泛家居業的上游,直接決定著家具行業的消費。索菲亞地板業務上半年下滑了26.5%,受地產調控影響,索菲亞在所有區域的銷售增速都有所下降。
但受影響更大的是在香港上市的皇朝家私(1198.hk)。皇朝家私是目前國內產銷量最大的板式以及實木家具生產企業之一。該公司前不久發出中報預警稱,截至2012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綜合溢利同比將下降90%以上,預計2012年虧損的幅度在219%到247%之間。公告稱,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房地產持續調控是其虧損主因。
家具行業的慘淡,非唯皇朝家私。自去年10月份以來,家具企業的銷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許多企業陷入了等死模式。
期望地產轉暖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曾表示,房地產調控是今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重要原因,從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幅度以及與房地產銷售有關的家具和家電銷售情況來看,增速都回落得比較明顯。
保障房曾被寄望于制止投資下滑。但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障房難以補位“房地產投資”。同時,她表示,保障房不應該被賦予更多的功能,保民生就是保民生,拉動經濟的功能太多,就會形成虛假的成分。保障房的保障性,決定了其“非贏利性”,講究投資回報的社會資金對保障房建設本身不可能真正感興趣,對經濟提振作用有限。
去年曾信誓旦旦認為保障房建設會大量增加水泥、建材需求的某分析師,今年也改變了看法。廣發證券分析師沈愛卿認為,“只要不放松調控,行業的基本面不會得到根本性好轉。”
從調控第一天開始,就有許多人等待放松的那一天。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板材事業部副總經理蒙政強告訴本報記者,佛山有許多生產陶瓷的廠商都已倒閉,零售市場萎縮嚴重。蒙政強稱,家居建材行業普遍期望地產市場回暖。零售市場萎縮后,部分公司開始同大型房企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大型房企的經營狀況是他們是否增加產能的風向標。8月7日,萬科中報披露的業績,讓蒙政強看到了希望。
但冬天顯然不會很快就過去。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近日發表的《未來五年中國住宅市場趨勢研究》指出,未來5年,結構調整仍將是未來長時間內宏觀經濟政策的主題。房地產調控政策也將服務于這一主題,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微博)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微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否認。他反對限貸、限購,但也同時指出,限購一旦取消,房價必上漲。因此,在限購取消之前,需有新政策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