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上半年,由于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鋼材需求增長緩慢,而鋼產量始終處于高位,導致鋼材市場供需矛盾加劇,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與此同時,由于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仍處高位,鋼鐵企業生產成本依然較高,致使全行業效益低下。但國家日前陸續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又給鋼鐵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下半年鋼材市場走勢如何?鋼鐵行業能否走出高產量、低效益的困局呢?讓我們來聽一下本次論壇嘉賓的看法。
利好政策:帶來希望 但短期內需難增
主持人:5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5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并出臺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5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部署了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措施。您認為國家這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的宏觀政策在刺激鋼鐵需求,為鋼鐵行業帶來利好效應方面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李玉田:國家批準的重點建設,從批準到真正開始建設,拉動實際鋼材需求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說,這些政策只能說是給鋼鐵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不能“治本”,“治本”的根本辦法還是要淘汰掉一些落后產能,優勝劣汰。
張歷:從國家出臺的政策走向看,目前政府不可能出臺像2008年那樣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政策,而且這個也不是解決經濟的長效體系,只是一個臨時性的措施。現在,我們則是更多地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怎么調結構、促增長。一系列小的政策是有的,但是不能改變整體需求不旺的局面。
沈文榮:這些近期出臺的政策對企業來說是杯水車薪,不可能馬上就對市場起作用。
苗青遠:現在看來,鋼鐵行業主要的問題還是產能和發展速度不匹配。這個問題不解決,鋼鐵行業的形勢不會好。
遲京東:鋼鐵消費和投資、工業生產、外貿出口(一個是直接出口鋼材,另一個是機電出口)有關系,投資主要看城鎮化、基礎設施,這些方面的投入都消耗鋼鐵。如果降準降息能夠拉動投資,這個對鋼鐵產業來說是有好處的。
主持人點評:業內人士對近期國家出臺的“穩增長、擴內需”政策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即其目的是穩定經濟增速,落實“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而并非拉動經濟大幅增長。對于鋼鐵行業而言,這些政策固然可能帶來需求的增長,但其明顯發出的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延續性信號,更須加以關注。在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狀態下,如果鋼廠認為新一輪需求加速期已經到來,再度貿然釋放產能,大量增產,不僅會使“寒冬”下的市場雪上加霜,而且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還是無法得到有效解決。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改善品種、提高質量,滿足用戶需求,才是鋼鐵企業在穩增長、擴內需的政策導向下確保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
市場走勢:很難預測 下半年價格回升可能性極小
主持人:據鋼協統計,今年初以來,鋼材價格除在3月份、4月份略有回升外,其他各月均處于小幅下降走勢,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更是大幅下跌。您覺得現在的鋼材市場已經到底部了嗎?下半年是繼續惡化還是觸底反彈呢?
張歷:今年的市場價格很難去預測,現在國際上包括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都不是很好。鋼材市場價格走低趨勢有可能會持續2年~3年。即使有反彈也很難回到原來的高位。
李玉田:現在多數鋼鐵企業已經虧損得很嚴重了。如果到了停產比生產好,停產比生產損失小的時候,大多數鋼鐵企業會選擇減產或停產。這樣的話,現在的供大于求就會逐漸轉向平衡。到那個時候,鋼材價格可能會上升。現在國際的礦石和國內的焦炭價格正在下降,如果繼續下降的話,那么鋼材價格還沒到見底的時候。
王守東:我認為下半年鋼材價格是上不去的。至于價格“反彈”的時間點,則要取決于國家的政策和企業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