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華泰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劉曉13點15分做客《交易實況》,為大家解讀有色金屬行業投資機會,劉曉表示稀土交易平臺短期難對稀土價格形成影響。
主持人:包鋼稀土,中色股份,還有廈門鎢業,在7月21日同時發布公告說,擬各自以現金方式出資1000萬元,參與組建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投資完成之后,三家公司各占包頭稀土交易所注冊資本的14.29%,該交易平臺據悉將于8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稀土交易平臺的建立,對整個稀土行業,以及稀土價格的波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劉曉:關于這個稀土交易平臺的成立,我們認為是要放在國家通盤的稀土行業的這樣一個各項政策當中去看的,還要結合其他幾個方面,除了交易所的推出之外,我們還知道近期稀土行業專用發票的推出,包括對于整個的稀土,特別是北方稀土集團的成立和對于北方各個稀土行業的這樣一個整合。
綜合來看,其實國家的用意還是在于加強行業的集中度,推出稀土專用發票和推行稀土的交易所,也是為了規范在生產流通環節的這樣的一個規范性運營,使得這樣一個不在國家許可范圍之內的中小企業,逐步的因為這樣的稀土專用發票和這樣統一交易平臺的推出逐漸的退出市場,最終目的還是要加強這個行業的集中度,和對于這樣行業的一個產能產量的這樣一個控制的力度。
對稀土價格的影響,還要分短期和中長期兩部分來討論。短期來看,目前這樣的制約整個稀土價格或者說使得稀土價格近期仍然走弱的主要還是在需求面,特別是在出口方面的這樣一個情況一直是比較疲弱的,所以我們就覺得短期來看,稀土價格還是比較難有一個非常明顯這樣的一個反彈趨勢。同時稀土交易所這樣的推出雖然在8月8日就會掛牌,正式成立,但是它的實質的這樣一個展開運作,我們從相關了解的情況可能也還是要在幾個月之后的時間,所以我們覺得短期來看,對于稀土價格還難以形成這樣一個非常明顯的這樣的影響。
但是從長期來看,第一方面我剛才談到的,稀土行業整個的整合對于這樣的一個產量控制力度的這樣一個加強,如果再加上整個稀土下游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有很多的像新興的需求領域不斷的實現突破和高速增長,長期來看稀土價格我們仍然是持一個樂觀的態度。
稀土電子交易平臺是否可以增加我國在稀土價格方面的定價權?
劉曉:稀土交易所的成立,其實更多是增加價格的透明度,因為我們其實在之前雖然做一個行業的這樣一個外部觀察和分析的人士,但是我們很難知道實際成交價格的進行情況究竟是怎么樣的,這樣的交易所的推出使得這樣的價格更加透明、公開化。
目前交易的模式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常我們所謂的直供形式的交易,也就是說上游的原材料生產商和下游的加工或者是成品制造這樣的一個使用方來講,他們是直接的供貨交易。這樣的交易通常來講,他們是會經歷比較長期的合同來鎖定這樣的一個大概的每一期的供應量,價格相對也會是一個比較相對于溫和這樣的一個調整。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這樣的公開市場上由貿易商來作為中介,他們來主導這樣的價格的漲落。我們通常所謂的稀土觀察到的價格,更多是在貿易商的這樣一個公開交易的市場上,通過貿易商的報價做一個觀察和跟蹤。這樣的模式有一個弊端,就是可能更加的有利于買家他們來做壓價,可能賣家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溢價的能力的。因為稀土上游相對是處于一個比較強勢的位置,他們對價格有更強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