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用價格杠桿鼓勵民資投資公用事業
證券時報
在回答有關不久前出臺的《關于利用價格杠桿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問題時,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從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按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制定完善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交價格等方面運用價格杠桿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
這位負責人說,這次出臺的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價格政策涉及多個方面。
“《實施意見》所提出的價格政策,既涉及電力、天然氣、水利工程供水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又涉及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交、保障性住房、鐵路、醫療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用事業(1603.343,-8.17,-0.51%),還強調了涉企收費的減免、規范金融服務價格行為、加強價格監管等。”這位負責人說。
為運用價格杠桿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這位負責人強調,將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選擇部分電力供需較為寬松的地區,開展競價上網試點;鼓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體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具備一定規模的非高耗能企業,與發電企業開展直接交易試點。
“我國還將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對民辦民營水利工程實行政府指導價,促進民間資本在資源能源領域發展。”他說。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我國還將按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合理制定保障性住房價格;健全鐵路特殊運價政策;落實鼓勵社會辦醫的價格政策,調動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經營的積極性。
發改委還將加大涉企收費減免力度,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加強壟斷性經營服務價格管理,規范涉及行政許可和強制準入的經營服務價格行為;建立收費監管長效機制;規范金融服務價格行為,優化企業發展的價格環境。
發改委將加強價格監管,指導行業組織加強價格自律,引導民營企業自覺規范價格行為,維護合理的價格秩序;推進價格和收費信息公開,支持并促進行業組織及時發布市場價格信息,為經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信息服務。
“《實施意見》是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重要部署,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于落實“穩中求進”總基調,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這位負責人表示。
民間投資細則被指缺乏可操作性 玻璃門普遍存在
第一財經日報
42項民間投資實施細則全部出齊,國家發改委再次對外表示,將深入推進政策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發展。
不過在42項民間投資實施細則發布后,外界也提出很多質疑,認為多數細則仍然是原則性宣示,缺乏操作細節,可操作性不夠強,“玻璃門”、“彈簧門”普遍存在。
可操作性不夠強的例子已經為外界廣泛報道,能源電力領域尤其如此。《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對照此前公布的能源、電力、油氣鼓勵民資投資的細則,發現在政策方面,民資進入已無障礙,目前主要是普遍、潛在的“玻璃門”、“彈簧門”等阻礙了民資進入。
國土資源部鼓勵民資進入常規油氣資源勘探環節,非常規油氣也敞開大門,歡迎民間資本進入。不過就算目前最新、最熱門的頁巖氣為例,80%的礦權和已進行開采的油氣重疊,空白區塊僅占20%。
進入油氣上游勘探開采,在一位能源民企高層看來,風險也很大。勘探開采投入大,還可能打到干井。有些民企正是因為資金考慮,對進入能源行業上游持觀望態度。
發電和電網是另一個問題,目前發電行業高度放開,競爭激烈。但是涉及輸送和電網,依然是塊堅冰,鼓勵民間投資進入電力行業的實施細則提出適度放開地方支電網。
長期關注新能源發展的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研究員認為,就新能源電力而言,目前進網的問題很突出,拋開一般的電網輸送能力和電網公司意愿不談,新能源電力上網面臨技術標準缺乏、無進網收費標準等電網控制的問題,這不是一紙細則能解決的。涉及這些問題的電改則目前方向不一,尚無新的方案出臺。
發改委的表態,頗有些“破門”的決心。發改委稱,但一些行業領域客觀上對資金、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存在比較高的要求,而現階段民營企業自身素質和能力也還存在一些不能很好適應的問題。
因此,民營企業也需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主動積累資本、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切實提高“破門”、“進門”能力。
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對本報記者稱,“發改委全面清理不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投資審批事項和管理法規,是個積極信號。”他分析說,表面看起來政策對民間投資進入無障礙,但許多年沉積下來的規定和規則,需要清理,最好列個清單,一一對照清理,不然還是筆糊涂賬,民企進入各壟斷行業也會不了了之。
各種“門”到底未來如何,只能拭目以待。如果門都敞開了,民間資本的能力問題則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