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維99%現金流依賴政府財政 幫扶小組進駐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16日,新余市被媒體報道以財政為當地民營光伏企業賽維的信托貸款兜底。隨后,新余市政府官方網站將新余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審議通過市人民政府關于將江西賽維ldk公司向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償還信托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財政預算的議案”的內容刪除,并對外澄清政府并不會為企業兜底。
然而,本報記者日前獲得的一份由“新余市駐江西賽維公司幫扶組”制作的專題文件,直接顯示新余市對賽維的關心“非比尋常”。
該文件不僅證實了“新余市駐江西賽維公司幫扶組”這個工作組的真實存在,并顯示了其具體的運行情況,和職責所在。
而這份文件中透露出的信息顯示,賽維目前總共20.2億元的可用資金中,有20億來源于“發展穩定基金”,而該基金經媒體報道出自江西省財政。
賽維狀況“一日一報”
從報告可看出,政府對于賽維的生產、運行和資金狀況能做到及時掌控
記者獲得的該份文件題名為“江西賽維公司‘三清’工作情況”,制作日期為7月10日,由新余市駐江西賽維公司幫扶工作組提交,內容包括賽維應收賬款回籠情況,庫存產成品變動情況,生產運行情況,當天還貸情況和動態輿情幾部分。
從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可以看出,新余市政府對于賽維的生產、運行和資金狀況早就已經做到時時掌控,且已經形成“一日一報”的常態化機制。這與此前新余市主管工業生產的副市長賀為華向記者介紹的情況相悖。
此前,賀為華曾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新余市駐江西賽維公司幫扶工作組只是負責為賽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幫助賽維招募工人,協調電力部門和完成環評等,而并沒有涉及到賽維的內部運營和管理。并且,新余市產值5億以上的企業都有相對應的“幫扶工作組的”介入。
但事實上,賽維幫扶工作組的角色要重要很多。
在報告中記者看到,“7月10日賽維應支付2850萬元所拖欠的基建工程款。通過幫扶組全力協調,已從新余市農商行預先貸出1700萬元。因離需支付的欠款額度尚有缺口,目前該筆資金暫未發放,待籌足資金后再統一發放。各基建商對此表示理解,暫未采取過激行為,正等待觀望后續進展。”
可以看到幫扶組最重要的任務實際是為賽維與供應商與建設方協調,以延長賽維的賬期來緩解賽維目前的燃眉之急,其幫扶工作早已滲透到企業核心財務和生產經營領域。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該文件中所提到的項目,可能為賽維在馬洪的硅料廠建設項目,其硅料廠總產能15000噸,按照80美元/公斤的建設成本,總投資約在8億美元左右。而如此大的投資換來的卻是硅料廠停產接近半年的現實。
可用資金依賴財政
截至7月11日,賽維可用資金約為20.2億元,其中含發展穩定基金20億元
而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則在于新余市政府對于賽維還貸情況的掌握,已經做到了頭寸管理。報告中顯示,7月10日,賽維共還貸2筆,共計20099萬元,全部為省外銀行貸款,還貸明細為,中行(國內保理)20000萬元,招行(國內證)99萬元。
7月11日還貸計劃為,需還貸3筆,共計5427萬元,其中省內銀行貸款共計5376萬元,還貸明細為,中行(國內保理)5000萬元,建行(國內保理)376萬元,省外銀行貸款共計51萬元,還貸明細為招行(國內證)51萬元。
而截至7月9日,賽維應收賬款回收4435.76萬元,全部為現款或銀行匯票,4月27日至7月9日累計11.67億元,其中現款(包括銀行匯票)6.79億元,沖抵應付賬款4.88億元。
在報告中另外提到,截止7月11日,賽維公司可用資金約為20.2億元,其中含發展穩定基金2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該20億基金應該為今年4月,國開行江西分行為賽維提供的20億元貸款,這組數據從側面
表現了賽維目前除了這筆來自江西國開行的20億元外,自身已經幾乎沒有可用資金。
而對于該筆資金額度存在性,江西省政府至今從未正面承認,其只存在于幾份極其隱秘的政府文件中。
如7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一份蓋有新余高新區公章的《關于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向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敘作(受理)5億元人民幣信托貸款的情況匯報》的匯報材料顯示:“賽維ldk公司于2009年6月29日以市財政資金保證的方式敘作了一筆期限三年、金額5億元的信托業務,用于支持賽維ldk公司光伏硅科技1.5萬噸硅料項目建設。原信托計劃已于2012年6月29日到期,賽維公司已使用省財政‘賽維ldk穩定發展基金’5億元先行償還,并擬以新的信托計劃發行成功后歸還省財政。”
而此后,賽維又以新余市財政為擔保,從原華融信托獲得同樣是5億元的貸款,補充“穩定基金”的缺口。
而該“穩定基金”上一次使用也與此次如出一轍。今年4月,賽維同樣使用“穩定基金”先償還招行5億元的貸款,隨后再從招行貸款5億補足“穩定基金”。
由此看出,該“穩定基金”在目前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將賽維的賬期拉長,使其有更多時間償還銀行貸款。
業務重心轉向下游
從報告看,產品的產量不高顯示出賽維目前的策略為減少生產消化庫存
而從該份報告中,也可以一探賽維目前真實的經營狀況。賽維在今年所提出的向下游產業鏈轉移的戰略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該報告中顯示,從結存情況來看,7月9日,賽維結存金額25.05億元,其中硅料2050.28噸,金額4.9億元;硅片(合格片)4065.37萬片,金額32941.36萬元,硅片(半成品)579.69萬片,金額7086.48萬元;電池片(合格片)57.08mw,金額2.12億元;組件119.07mw,金額6.3億元;其他存貨及限制資產金額7.72億元。
而從其銷售和購買情況來看,7月9日,賽維對外購進電池片1.84mw,成本589.66萬元。
而從對外銷售情況來看,也呈現整體向下的趨勢。報告顯示,7月9日,賽維外銷硅料2.47噸,成本35.83萬元;外銷硅片0.54萬片,成本6.7萬元;外銷電池片(合格品)1.23mw,成本369.76萬元;外銷組件1.18mw,成本628.10萬元。
一位長期跟蹤賽維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從銷售數字來看情況并不樂觀。他給了記者一組數字,業內龍頭企業無錫尚德每周出售的組件數量大約在40mw左右,賽維的組件產能大約是尚德的1/4,即按照業內平均水平,賽維ldk每周出售的組件數應該在10mw左右。而目前賽維出售的組件數量偏低。
他同時告訴記者,賽維的核心業務是硅片銷售,但其硅片出貨量也很低,表現出其銷售乏力。唯一可以寄希望的是行業的整體好轉來帶動起銷售上升,但這種情況至少到9月以后才會出現。
而i美股分析師王毓明也告訴記者,硅片銷售減少體現出賽維將產業鏈向下游轉移的趨勢,這也是今年光伏行業的普遍趨勢。目前硅片環節競爭異常激烈,在成本控制上,賽維與保利協鑫相比沒有競爭力。
事實表明,今年年初,賽維的大部分裁員都集中在其硅片事業部。而其組件廠目前還在招納員工。
報告顯示,7月9日,賽維硅料產量為0噸,本月累計0噸,硅片為28.6萬片,本月累計523.9萬片,電池片為12.8萬片,本月累計114.5萬片,組件為0.72mw。
上述分析師分析說,賽維硅料產線停產時間已久,其總產能15000噸的馬洪硅料一直處于檢修狀態,其原因是賽維生產硅料成本高于其購入成本,形成價格倒掛。而其他產品的產量不高也顯示出賽維目前的策略為減少生產消化庫存。
賽維ldk6億項目停滯 工地上荒草叢生
證券時報
占地約500余畝的賽維ldk多晶硅片四期生產線擴建項目,2009年11月27日開工建設。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該工程投資120萬元/畝,總投資約6.3億元。記者在項目現場行走了一圈,空蕩蕩的工地上雜草叢生,見不到一個人,顯得很荒蕪。
7月20日一大早,證券時報記者來到賽維ldk總部,公司內外懸掛的“熱烈祝賀彭小峰董事長連任江西省工商聯副主席”的橫幅,讓賽維ldk多了不少喜慶的氣氛。不過,在這里,沒有一個人愿意接受記者的采訪。
此前有報道稱,賽維ldk的困局將于7月20日在新余召開的江西全省工業化城鎮化現場交流會上獲得扭轉。據說這次現場會議是流動會議,其中一站設在賽維ldk總部。但議程中的會議并未如期而至,記者當日從新余市委宣傳部了解到,這次最早定于7月10日召開的流動式會議,再次延期舉行。
拖欠薪水亟待輸血
在記者到達賽維ldk總部之前,一直試圖就停產一事向公司方面求證,但公司網站上留的聯系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坊間傳聞,現場會之前賽維ldk的當務之急是政府輸血。本月新余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將賽維ldk公司向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償還信托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財政預算的議案”,引發媒體叩問地方政府兜底邊界的同時,也讓賽維ldk急需“輸血”公開化,但賽維ldk需要的劑量是多少,卻是一個難解的答案。
在新余市人大常委會網站將上述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稿撤掉后,記者走訪了新余市人大常委會,秘書科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外界理解有偏差,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將統一澄清。賽維ldk是江西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號稱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和多晶硅料生產商之一,即使新余市人大常委會的議案全部付諸實施,對賽維ldk來講,也只能是杯水車薪。截至2011年年末,賽維ldk負債達302億元,其中僅2011年就增加88億元。
在一家幾乎貼著賽維ldk圍墻的小超市,記者和老板娘攀談起來。她告訴記者,她的超市在這里經營了多年,小商品主要銷售給賽維ldk的員工。
“以前這里上班的大概有2萬人,超市生意很火,我一個月有幾千元賺,現在聽說上班的也就5000人左右,工資也不按時發,超市一個月500元也沒得賺,夏天都沒生意,冬天就更沒得開了。”旁觀了賽維ldk興衰的老板娘還告訴記者,來店里買商品的賽維ldk員工講,賽維ldk已拖欠了員工兩個月的工資。
記者又訪問了幾位賽維ldk的員工,他們說賽維ldk總部的員工平均工資不會超過2000元。以5000在職員工測算,賽維ldk新余總部每月支付的員工薪酬約在1000萬元。
賽維ldk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運營虧損1.36億美元,如果賽維ldk拖欠員工工資屬實的話,說明賽維ldk不輸血已難以為繼。
工地上荒草叢生
一個號稱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和多晶硅料生產企業正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局面。
位于江西新余市高新區的賽維ldk員工宿舍,與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僅隔著一條馬路,“陽光照亮未來”六個大字刻在宿舍門口。但身邊的變化和媒體關于賽維ldk的連篇累牘,讓住在這里的小李和很多員工一樣,對賽維ldk的前途迷茫,心情灰暗。
傍晚,賽維ldk附近的一家餐館門前,經歷過公司幾次裁員的小李坐在記者對面,嘆息說:“總部這塊現在停產幾個月了,每天上班去也就是做做樣子,有時候公司也會搞些培訓,不知道還能不能用得上。”
緊鄰賽維ldk新余總部,是占地約500余畝的賽維ldk多晶硅片四期生產線擴建項目,2009年11月27日開工建設。據賽維ldk內部人士透露,該工程投資強度120萬元/畝,總投資約6.3億元。
記者在項目現場行走了一圈,空蕩蕩的工地上雜草叢生,見不到一個人,顯得很荒蕪,有些廠房已經封頂,但大多是進行了一半的工程,這里看上去已經停工一段時間。
占地超過1000畝的賽維ldk硅片五期生產項目,也在新余高新區,2009年12月1日開工,開工日期僅雖比四期生產線擴建項目晚4天,但計劃投資總額卻增加了1倍,超過13億元。
記者看到的情況也是一樣,空地上沒有一個人,項目建設指揮部大門緊鎖。據記者觀察,預計總投資近20億元的兩項工程不能按計劃完工已成定局。
太陽能電池業的發展導致多晶硅短缺,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多晶硅項目投建熱潮,2009年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上,多晶硅因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與傳統產業鋼鐵業同時遭到點名。面對遍地開花的多晶硅和光伏產業園,專家早就預言未來將出現“空曠無人”、“雜草叢生”。從盲目擴張到產能過剩,這樣的輪回在許多行業一再上演。
賽維國有化新版本:江銅等國企或會聯合托管
21世紀經濟報道
正處于債務危局的賽維ldk(nyse:ldk),關于其國有化進程的傳言塵囂塵上。
7月25日,一位美國上市光伏企業的高管對記者透露,目前江西省政府已與賽維談判,如若最終談判順利,江西銅業(21.83,0.21,0.97%)等數家江西省級國有企業將共同出資成立股份制企業,聯合托管賽維,后者將變身江西省級國企。
作為中國光伏業的巨擘,賽維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世界第一大硅片企業、世界五大多晶硅企業之一、2006年中國新材料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企業迄今無法超越的在美國最大的一次ipo,賽維董事長彭小峰亦憑此一度躋身新能源首富。
當行業步入寒冬期,現金流的不暢、近300億的巨債壓身、供應商的逼債,賽維隨即走在破產的風口浪尖中。
中國中材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建材集團、保利協鑫等企業名字于此時在各大媒體中相繼涌現,而這些名字無一例外的指向一個目的:收購賽維。
7月22日,當彭小峰的一位朋友將該問題拋給他時,彭小峰說:賽維不會破產,也不會賣。
變身江西國企?
政府在賽維中不可能占有股份,所以由上市企業出面更為合適
截至2012年3月末,賽維總資產337.10億元,負債總計293.46億元,負債率高達87%,而同時也是賽維連續4個季度虧損。
“江西銅業6月份過來談過,但當時還沒有具體結果。”一位接近賽維人士透露,在江西銅業之前,河南省平煤神馬集團也曾過來商談入股事宜。
2月份,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梁鐵山前往賽維考察。3月,河南省國資委主任肖新明隨梁鐵山和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楊建國再赴賽維考察。
據記者了解,在平煤神馬之后,英利、保利協鑫兩大光伏巨頭也曾與賽維接洽過,但最終兩大巨頭都沒敢接手賽維這一燙手山芋。
前述光伏高管告訴記者,有“中投二號”之稱的國新資產管理公司曾到賽維去調研,國電集團旗下的國電科環也曾與賽維接觸,“但兩家公司最后都沒有與賽維牽手”。
弘亞世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文平告訴記者,以賽維如今巨額的債務,央企方面不敢接手,而由江西出面,直接將其國有化,應該是比較合適的方式。
事實上,這并不是江西第一次幫助賽維。2010年,江西國際信托以2.19億美元認購15%的股權,使得彼時賽維得以渡過財務難關;2012年6月底,江西省財政從“賽維ldk穩定發展基金”劃撥出5億元,幫助賽維率先償還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到期的債務。
“因為賽維是美國上市公司,政府在賽維中不可能占有股份,所以由上市企業出面更為合適,也不違反規定。”劉文平說。
劉文平認為,如若賽維最終被國有化,那么最可能采取的是增資擴股方式,“直接收購彭小峰約42%的股權并不能解決債務問題”,而采取增資擴股的方式,既解決了國企身份難題,也得以順帶將債務問題解決。
推動多晶硅上市
國有化之后,債務問題并不能立即解決,還需市場的回暖和多晶硅業務上市
此次債務危機已不是賽維第一次遇險。2009年第三季度,賽維資產負債率高達85.15%,銀行貸款總額達14.03億美元。但這一次情況看起來更壞,負債總額是上次的4倍。
上述光伏高管稱,江西省政府先前曾找過同在江西的晶科能源,后者亦為美國光伏上市企業,但晶科能源猶豫再三,最終拒絕。“賽維的資質和先進設備就在那里,如果最終國有化,那么一旦光伏市場回暖,只要管理不出問題,賽維還可以處在第一集團軍位置。”
該高管同時表示,國有化之后,300億的債務問題并不能立即解決,最終要的解決路徑還是市場的回暖和賽維多晶硅業務的上市。“國有化之后,資本市場對賽維的多晶硅業務會有更多認可,而多晶硅業務的上市可能會選在光伏回暖的2013年或2014年。”
2009年初,賽維在新余馬洪耗資120億元投建的15000噸多晶硅項目,這筆投資被認為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線,但也成為賽維埋下債務炸彈的重大導火索。
彼時,多晶硅現貨市場價格高達200美元/公斤,如若一直維持該價格,那么賽維將可以繼續享有新能源前行者的榮耀,然而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市場突變,多晶硅價格一路下行,目前現貨價格已定在22-26美元/公斤區間。
彭小峰當時的計劃是,將多晶硅業務分拆成立子公司,單獨赴港上市,由此成功解決債務問題。
為此,2011年年初,賽維不惜與四家國資背景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簽署“對賭”協議,出讓賽維旗下多晶硅公司部分股權,以苛刻的條件獲得2.4美元的投資。然而市場的風云突變,資本對光伏的追捧不再,賽維多晶硅業務赴港上市由是擱淺。
多晶硅技術專家、成都恒海化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恒告訴記,賽維1.5萬噸的多晶硅生產線多為美國gt solar設備,雖然在目前看來設備價格很高,但勝于穩定高效,攤到10年成本中,其實比國產設備出爐硅料成本更低。
“賽維只是行業替罪羊,很多人希望賽維倒下,只是希望留下的剩余市場能救活自己。”王恒對此表示悲涼。
另一方面,中國商務部已決定在多晶硅領域對韓國發起反傾銷調查、對美國發起“雙反”調查,兩大舉措均有可能對賽維形成利好——2012年中國進口多晶硅總值將達到20億美元。
作為焦點中的人物,彭小峰以戰略激進馳名業界,并認為他是賽維ldk目前如此大的債務炸彈的最大承擔者,但是沒人否認他的努力。
彭小峰也對記者解釋,光伏行業是具有未來屬性的,“寒冬的時候只占20%的時間,剩余的80%是正常的”,賽維會走過去,并且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