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新華僑報網7月23日消息,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自日本6月在其海上專屬經濟區發現大量稀土以來,如何提取成了首要問題。近日,日本在開采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準備盡快對這些海底稀土進行開采。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日本海上專屬經濟區“南鳥島”的海底,含有稀土的海泥范圍超過1000平方公里,據推測蘊藏著約680萬噸稀土,可供日本國內使用230年。稀土作為生產空調、電視等家電必不可少的材料,十分寶貴。而超過1000米水深的海底開采難度極大。自稀土資源在該海域被發現后,日本有關專家一直在試圖突破開采技術的難題。
7月20日上午,該項技術的主要負責人——東京大學的加藤泰浩教授稱,稀土資源的開采難題已經取得突破,接下來,研究小組將把含有稀土的海泥樣本通過管道打撈到船上,經過對比篩選,確定最佳開采地點。再通過空氣壓縮技術,將稀土從海泥中分離。據有關專家測算,300萬噸含有稀土資源的泥土,產生的經濟效益將高達700億日元(約合56億人民幣),相當于日本年均消費量的10%。
目前,中國是稀土的主要供應國。中國的產能約占世界供應的97%。若此次開采成功,日本將有望擺脫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