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逐漸受到青睞
價格、產品功能等大關仍需突破
由于其智能便捷的家居體驗,消費者近年來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根據艾媒咨詢今年發起的一項用戶調查,超過60%的家庭用戶購買了智能家居,32.3%的用戶沒有購買和使用智能家居,但有計劃購買或使用;只有3%.4%的用戶沒有購買或使用過智能家居,也沒有購買或使用的計劃。
與此同時,智能家居市場蓬勃發展。IDC根據發布的數據,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1000億元,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2025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此外,根據相關證券分析數據,與美國、歐洲等國家20%以上的滲透率相比,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9%,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行業共識是從單一產品智能到場景智能再到全屋智能的過渡升級,也是用戶對智能生活需求的轉變。他們開始期待實現全屋智能體驗。新趨勢還顯示,目前中國家庭平均可以接受10萬元以內的智能家居投資,41%的家庭
期待實現全屋智能,43%選擇小步快跑,從增加智能設備開始,逐步實現智能生活。
然而,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如果他們想實現整個房子的智能化,他們也可能面臨市場價格不透明、需求不明確、功能過于復雜等問題。更直接的是,由于產品價格高,很多人只能嘆息。以華為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為例,有5個房間和2個大廳(約200個)㎡)與3房2廳(約100㎡)這兩種方案的價格分別是14999元和9999元,單平方米的價格約為750元和1000元。2室1廳,約80平方米的公寓價格為3999元,單平方米價格也達到500元。
為了推動智能家居進入千家萬戶,地方政府也在出臺相應的鼓勵措施。近日,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商務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深圳市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消費者按銷售價格的15%購買合格的全屋智能家電、智能家用機器人、智能健身器材等產品,每人累計2000元;鼓勵新建商品房全裝修交付,配套必要的智能家居產品。
突出了一站式家突出
質量和服務質量尚未一步到位
隨著年輕群體的興起,大多數時候只存在于前端市場的家居裝飾設計逐漸被消費者放在前。他們喜歡參與臥室的裝飾和設計,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成就。面對傳統的家居裝飾模式,如供應鏈長、工藝不規范、施工周期長,這些消費者更喜歡擔心和方便,更傾向于企業提供成本效益高、高質量的家居裝飾服務。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業內一些企業對業務進行了迭代,試圖解決現有家居裝飾的痛點。什么是裝飾?中國裝飾協會住宅產業分會給出的定義是,裝飾公司根據消費者對家居裝飾的整體需求,將設計、施工、輔料、主材、定制、家具軟裝飾等裝飾元素產品化,以平方米或整套報價,并作為合同責任主體負責售前、售中、售后的整體服務。根據協會的調查,中國20%-30%的家居裝飾企業正在進行裝飾,57%的主營業務包括裝飾企業,家居裝飾行業已進入裝飾時代。
為了迎合這一消費趨勢和變化,自去年以來,定制家居行業提出了全家居定制模式,即在定制櫥柜的基礎上,增加木門、地板、背景墻、成品家具、軟裝飾、電器等類別,以滿足消費者對一站式家居裝飾的需求。并從龍頭企業向下發展,取代以往定制服務模式的趨勢很大。
值得提醒的是,即使在發展相對成熟的定制行業,家居產品質量無保證、售后服務差等問題仍受到消費者的批評。2021年8月至11月,市消費者委員會發起了廣州家具定制消費調查。結果表明,超過30%的消費者在收到家具后表示,顏色和顏色與預期不同,40%的消費者表示家具質量不符合預期。在安裝過程中,近40%的消費者在原報價之外遇到額外收費。只有31%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購買和使用定制家具時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市消費者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目前的行業標準《(全屋)定制家居產品通用技術條件》和國家標準《定制家具通用設計規范》在凈化定制家具的整體消費環境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這兩者都傾向于技術標準,行業準入、質量和服務標準、誠信管理等方面沒有包括在內制家具行業仍缺乏國家標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