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個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建議加強科技創新戰略支持,進一步推進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強財政金融政策的實施。
此外,《意見》還針對家電市場制定了補貼政策。在指導綠色產品消費方面,《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農村家電和以舊換新行動。預計將加快新一輪農村家電和以舊換新行動,促進家電更新和新需求釋放。
事實上,這并不是近兩年來第一次提到家電下行。在今年3月召開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還提出鼓勵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活動。
此外,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可持續恢復的意見》,明確提出以汽車和家用電器為重點,引導企業在農村推廣,鼓勵有條件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隨著農村家電和以舊換新的不斷提及,各地紛紛出臺家電補貼等政策,通過發放優惠券促進家電消費,鼓勵消費者更換或購買新的綠色節能家電。在后疫情時代,家電行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復蘇的核心紐帶之一。
說到家電下鄉,很多人并不陌生。回顧2008年至2011年的最后一輪大規模家電下鄉。當時,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對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四大產品實行家電下鄉
事實上,家村家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2008年是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電器產品銷售不佳。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國家提出了農村家電政策,希望通過家電補貼刺激國民消費。
本次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活動背后有幾個深刻的含義:一是擴大內需,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其次,離上次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已經十年了,舊家電面臨淘汰;最后,實現國家雙碳目標。
首先,農村家電和以舊換新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內循環。受疫情影響,作為家電制造大國,出口受阻,消費緊縮。通過家電下行補貼促進行業內循環,促進家電行業正常運行,促進民生穩定就業。因此,農村家電可以擴大內需,實現經濟內循環,幫助經濟復蘇。
其次,舊家電已經到了更新的年齡。大家電的使用壽命在8左右~10年,上一輪大規模的家電下鄉普及主要是在2008~2011年,10年后,家用電器的使用壽命幾乎達到了上限。
目前,國家引導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正好解決了老家電和廢家電超期服務的問題,也促進了家電行業產品的更新迭代。事實上,這更多地反映了消費者對家電升級的需求。
最后,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家用電器是居民能源消耗的第二大來源,約30%的居民碳排放來自家用電器。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家電行業肩負著通過產品創新向綠色低碳升級的迫切使命。因此,為了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家電產品正在向更高的能耗標準邁進。
可以預見,農村新一輪家電和以舊換新活動的實施將促進國內家電市場的循環,促進行業的有效發展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