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如何評價家電產品的質量,用戶經常看到它的使用壽命,比如贊美某個品牌,一般說我們家一直使用這個品牌,十多年的效果沒有問題。
但現在以時間為標準的衡量標準不再那么準確,并不是說使用時間不重要,而是一些老產品遠遠不能滿足一些功能升級和能力飛躍。就像空調一樣,在過去,它可以有效地制冷和加熱,它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產品。如今,環保、新風、殺菌、除濕等能力不可或缺。另一個例子是冰箱,冷凍和冷藏已成為基本功能,保鮮、鎖鮮甚至清潔、消毒也成為賣點。
2022年,用戶生活方式的變化帶來了家電行業品牌格局和渠道格局的重組。具體到細分類別,比如今年夏天冰箱開啟了激烈的擴容戰爭。
高溫下的“冷經濟”,冰箱走向高端化
在疫情正常化的第三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家電行業也是如此。特別是自去年以來,在疫情和原材料漲價的雙重壓力下,家電行業消費低迷,遠未恢復到2019年前的水平。
一些機構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規模為12274萬臺,同比下降17.2%;零售規模為1430億元,同比下降11.1%。其中,由于當地區域門店停業和物流堵塞,線下市場數量同比下降超過兩位數;同時,在線市場很少出現零售額下降7.5%,零售額下降超過15%。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冰箱都像冰箱。與第一季度的成交量和價格下跌不同,第二季度的冰箱產品迎來了反彈。今年1月至5月,京東平臺冰箱累計銷量超過160萬件,同比增長約27%;累計銷售額超過18億元,同比增長約29%。
特別是今年4月,當個別地區疫情嚴重反復時,搶冰箱冰柜的熱潮上演,銷量開始達到頂峰。僅4月24日,北京蘇寧就有300多冷柜銷量就超過300臺,大致相當于平時一個月的銷量。同樣在4月份,蘇寧易購在上海備貨10萬臺冰箱,保證上海市場供應。7月份,成都、杭州等地區繼續流行冷經濟,空調、冰箱產品一度缺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高端已經成為一個關鍵詞。例如,今年618年,冰箱的累計銷量約為183萬件,盡管同比下降;但銷量與去年持平。這也意味著冰箱市場的整體平均價格正在上漲,高端冰箱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
2022年1月至4月,國內線下冰箱市場8000元及以上冰箱零售額占47%,即將占國內線下冰箱市場的一半。
這種趨勢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智能相對論」消費者的情緒似乎已經傳遞到了供應端。例如,上述不同階段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冰箱功能,60后和70后關注保鮮、節能和美觀;80后、90后和00后消費者希望冰箱能在大容量、保鮮、殺菌、節能的基礎上更加智能,特定產品或化妝品或紅酒的功能區,如自清潔、保存保鮮和單獨儲存。
這使得冰箱企業開始動搖產品創新,并對相關功能進行創新升級,因此企業開始生熟、軟凍、醫療美容等產品源源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