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家電行業信息中心發布了《2022年中國家電行業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環比修復。
具體來說,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家電市場銷售額為161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2%,其中整體規模為983.8億元,同比下降2.2%;廚衛電器受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同比下降9.6%,零售規模為370.3億元;生活家電規模261.4億元,同比下降3.4%。
在出口方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家用電器累計出口258652萬臺,同比下降10.1%;累計出口額4326.7億元,同比下降9.2%。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零售規模為5103億元,同比下降6.1%。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從數據來看,家電行業仍面臨巨大壓力,但在上半年消費市場受挫的情況下,國內家電市場在第三季度實現了環比修復。
新勢能支撐增長,根據具體類別,作為家電市場的主力軍,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的零售額分別為146億元、768億元和67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3%和11.4%。在消費需求減弱的環境下,家電行業的收入增長率明顯下降。
然而,與傳統家電相比,今年家電行業仍有亮點。雖然空調零售額呈負增長,但今年農村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空調的銷售和運輸。
彩電的亮點在于結構的優化和企業凈利潤的提高。今年,彩電廠商集體推廣巨幕電視Miniled其中,75英寸電視的零售份額飆升至15.7%,85英寸份額翻了一番。
Miniled電視作為企業升級迭代的籌碼之一,與傳統液晶電視相比具有較高的溢價空間,已成為企業的主要產品。大屏幕電視,Miniled電視、8K新技術賦能的電視等產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出貨量下降的影響。
此外,新興品類已成為家電行業的主要增長極。在清潔電器中,洗衣機是近兩年的熱門明星產品。第三季度的表現仍然值得稱贊,清潔電器市場的銷售額占34.3%。國內品牌的技術創新推動了400多元吹風機零售的大幅增長,將市場規模推向了新高。第三季度,吹風機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7.9%。
展望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作為家電消費的高峰期,消費者在三個月內迎接了雙十一、雙十二、雙丹等促銷旺季。與往年不同的是,雖然今年的雙十一仍然低調,但今年的電商平臺和家電企業的推廣熱情不如以往。但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干擾,中國大城市的消費需求受到抑制,雙十一集中爆發。
今年,雙11開局良好。在平臺利潤疊加官方補貼的背景下,家電制造商在雙11的第一天就取得了優異的銷售業績。京東數據顯示,雙11活動開始后10分鐘內,美的、海爾、TCL、小天鵝、格力、海信、榮盛、索尼的營業額同比增長50%以上,家電補貼近10億元,補貼同比增長50%。
線上熱鬧,線下不冷清。雙11開業第一個周末,蘇寧易購數據顯示,全國門店客流環比增長 185%,門店家電訂單量環比增長146%,其中洗烘機、節能熱水器等暖冬升級家電增長較大,環比超 135%。
此外,第四季度作為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季度,是國家和企業實現經濟和收入目標的沖刺時期。在國家層面,第四季度也將增加補貼,刺激消費。
近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知,在1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間,將推進綠色節能消費政策延長,并在參與企業在線平臺上發放6批綠色節能優惠券。消費者可以持有購買空氣凈化器、清掃機器人、洗碗機等46種商品的優惠券,可以在線和線下使用。除北京外,全國各地也在開展促進家電消費的活動。
關于疫情防控的消息不斷傳來。有專家指出,流行的奧密克軍毒性大幅下降,20條發布以來防疫政策趨于寬松,其中廣州、石家莊等市場開始實施,預計第四季度消費水平將呈現良好局面。目前,廣州線下消費已逐步恢復。許多商業區不再檢查48小時的核酸證明。大多數商店恢復正常營業,餐館恢復餐飲服務。這將對線下消費的復蘇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從長遠來看,隨著房地產的春天不再到來,家電行業作為房地產后周期行業也將面臨重大挑戰。如何挖掘消費者的有效需求已成為家電企業的一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