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業物聯網規模化發展加速,伴隨著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力不斷釋放,將進一步助推在今年的工業發展的平穩回暖。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狀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廳長趙志國詳細介紹,2022年,在我國工業物聯網規模化發展加速,產業產值預計超過1.2萬億,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點。
產業鏈獲得三方面進度,在我國工業物聯網有如下三方面進度。
一是工業物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設。
黨政軍民五大國家頂尖連接點或兩個容災連接點所有發布,二級節點完成了31個省份(區、市)全面覆蓋,服務公司近24萬家和,培養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240多個,在其中跨業跨行業服務平臺做到28個,強有力推動了商品全過程、生產制造各個環節、供應鏈上下游的信息互通、資源協同,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二是“5G+工業物聯網”512工程項目完美收官。
打造出了5個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為工業生產公司使用5G技術性給予服務支撐。在車輛、開采等十余個重點產業創建了4000多個項目,協同研發設計方案、遠程系統操縱等20個常見應用領域加快普及化,強有力推動了公司提質增效、降成本、提質增效。工業生產5G融合產品日益豐富多彩,模塊價格較商業前期下降80%。全國各地揭開了5G全連接層加工廠基本建設風潮,提速5G向生產制造關鍵控制環節進一步深化擴展。
三是創變行業轉型展現形態各異。
對于產業鏈關聯性要求,打造出了一批項目研究服務項目媒介,培育了“降低成本、輕量”解決方案,減少了眾多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企業戰略轉型門坎。對焦各行業特征,制訂營銷推廣鋼材、電子器件等10多個重點產業的工業物聯網結合應用指南,正確引導領域公司因業因勢、因企制宜進行工業互聯網應用。破譯短板弱項,執行工業生產互聯網創新發展趨勢工程項目,加速核心技術商品科技攻關和產業發展,發布一批國家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體系。
更新驅動力將不斷釋放
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從三個方面使力,加速工業物聯網規模化發展,促進數字貿易和傳統產業緊密結合,不斷釋放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力,助推工業發展平穩回暖。
一是優環境,提升政策引領。會與各個部門、各個地方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確保各項工作完美收官,研究部署推動工業物聯網規模化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用對用足財稅金融有關政策,提升產融合作、產教結合,進一步構建和諧發展態勢。
二是抓創新,提高發展動能。加強技術革新,進一步推動工業生產互聯網創新發展趨勢工程項目,做好技術性行動,健全質量標準體系,破譯牽制產業化發展的關鍵薄弱點。推進產業創新,適用通信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制造業企業等各種企業登記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聯動協作,大力培育工業生產互聯網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中小型企業,發展壯大工業物聯網產業創新聯盟,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
三是強運用,加速推廣普及。加速優秀加工廠培養,助推企業積極主動運用5G等新技術進行工廠數字化更新改造,推動新技術應用新模式創新模式的廣泛運用。加快產業群更新,進行工業物聯網“千店千園行”主題活動,匯總營銷推廣經典案例,推動工業生產園區數字化生態化發展趨勢。推進關鍵行業拓展,大力開展供需對接,提升工業物聯網在關鍵全產業鏈普及化,以工業物聯網的產業化運用推動實體線經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