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沈文)人工智能將怎樣影響當今青少年的學習?未來的教育是引導他們與人工智能一爭高下,還是讓他們享受學習創造的樂趣?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周興12日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之‘學’重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孫周興教授是在當日閉幕的第四屆現象學教育學國際會議期間提出上述見解的。
孫周興認為,作為教育根本問題的“學”曾是一個歷史性的現象,如今在人工智能時代正面臨著深刻的轉換。未來之“學”面臨的根本問題在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將大幅度削減人類的學習內容,改變人類學習方式。那么,未來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未來之“學”如何在自然之學與技術之學之間找到一種可能的平衡?
他強調,與機器和動物不同的是,人類有奇思妙想的能力與大尺度的未來規劃的能力??蓴祿?、算法化、形式化的技術之學,或因其隨時可被人工智能取代,或因其可內置于人,在未來之“學”中所占比例可能會下降。而創造性的、體驗性的自然之學,在未來之“學”中則將日益重要。由此可以認為,人類的未來之“學”應是藝術地學、哲學地學。所謂藝術地學,就是創造性地學,藝術教育就是個性教育、創意教育;所謂哲學地學,就是學習大尺度地、高度想象地考慮問題。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