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則要求細顆粒物即pm2.5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rdquo9月12日上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給鋼鐵企業帶來了新的壓力。
&ldquo新出臺的《行動計劃》將使鋼鐵企業更加重視非鋼產業的發展,因為對利潤微弱的鋼鐵行業來說,要降低鋼鐵企業的污染指標必須依靠昂貴的環保設備,這無疑會提高鋼鐵主業的生產成本。&rdquo蘭格鋼鐵網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記者表示。然而,目前鋼企制定非鋼產業計劃同質化、重復化十分嚴重,這使得鋼企的非鋼自救之路前途崎嶇。
非鋼業務躁動
&ldquo國內大型鋼鐵企業正在制定較高的&lsquo十二五&rsquo非鋼產業發展目標,如寶鋼規劃到2015年,非鋼年收入達到2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來自外部非鋼收入(即剔除服務于企業內部產生的收入);河北鋼鐵集團規劃非鋼年收入達到1400億元左右,武鋼則規劃這一數字達到1100億,占集團規劃總收入的30%以上。&rdquo這是本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許家彥在首屆鋼鐵行業非常產業大會上透露出的一組數據。
事實上,很多鋼鐵企業都制定了較高的非鋼產業產值占比目標,如唐鋼、重鋼、萍鋼、沙鋼計劃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達到的非鋼產業產值占比分別為50%、40%、40%和33%。
&ldquo到2018年的寶鋼6年規劃期末,信息產業及電商業務業績將占寶鋼總公司的三成,尚不包括與鋼鐵冶煉相關的化工、加工業務;目前信息產業業務主要以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發展,而電商業務則由寶鋼股份總部的銷售部進行。&rdquo寶鋼股份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
而河北鋼鐵集團則在加大力量布局鋼鐵物流加工園區,除了大型港口物流園黃驊港、曹妃甸鋼鐵物流園,5月中旬又與招商局簽訂合作框架,依托河北鋼鐵集團在唐山、邯鄲、承德、張家口和石家莊這五大區域的鋼鐵主業區域,建立省內五大內陸鋼鐵物流園區。
許家彥指出,自2003年以來,10年間全行業累計投入非鋼產業的資金達700多億元,其中&ldquo十一五&rdquo期間投入資金達400多億。
加碼非主業隱情
事實上,鋼鐵行業加大非鋼產業投入也有苦衷。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會員鋼鐵企業實現利潤22.67億元,平均銷售利潤0.13%,比去年整體利潤微微提升;而到了7月份,這一數據繼續改善,中鋼協數據顯示,全國86戶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當月實現利潤23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率0.77%,為今年以來最高利潤率。
然而,剝離鋼企鋼鐵主業和非鋼主業之后,上述微妙的改善瞬間顯得慘不忍睹。根據中鋼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會員鋼鐵企業實現的22.67億元利潤包括投資收益43.21億元、營業外收支凈額38.8億元。扣除這些非主業收入,鋼鐵主業實際虧損約為59億元,而去年上半年國內鋼鐵主業實際虧損13億元,鋼鐵主業的經營局面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大大加深了之前的&ldquo傷口&rdquo。
&ldquo河北鋼鐵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至7600多萬元,同比減少80.53%,而河北鋼鐵能保住這7600多萬的凈利潤幾乎全是靠旗下的大型采選公司。&rdquo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
河北鋼鐵股份半年報顯示,18家主要子公司、參股公司中,7家主營鋼鐵業務的子公司有3家出現虧損,其中承德燕山帶鋼有限公司虧損6090多萬元,唐山鋼鑫板材有限公司虧損1000多萬元。表現最好的邯鋼集團邯寶鋼鐵有限公司也僅實現利潤999萬元,尚不到1000萬元。而4家從事礦山采選業務的子公司則合計貢獻3億多元凈利潤,其余的非鋼產業包括球團礦生產與銷售、工業氣體、進出口貿易、石灰生產與銷售以及金融業務利潤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國內鋼鐵行業領頭羊寶鋼股份也出現了大致的情況。
根據寶鋼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寶鋼股份凈利潤同比下滑六成至37億元,其非鋼產業累計貢獻利潤12.573億元,約占寶鋼股份上半年凈利潤的34%。
江蘇沙鋼集團的非鋼產業貢獻也在慢慢提升,去年沙鋼非鋼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32.7%,今年上半年,沙鋼達到44.6%,提高了12個百分點;從利潤構成來看,沙鋼去年實現利潤17.5億元,其中非鋼產業利潤超過10億元。
救命稻草還是陷阱?
非鋼產業已經成為時下鋼鐵企業自救的稻草,但未來的非鋼產業之路卻并不樂觀。
在這些制定非鋼產業目標的鋼企中,大部分鋼企制定的非鋼產業項目都比較類似。如很多鋼企都在發展鋼鐵物流園區,此外,首鋼、杭鋼、包鋼、重慶鋼鐵集團等都紛紛制訂了進軍房地產行業的計劃,同時扎堆挺進的還有鋼鐵冶煉深加工、海外礦山投資等等。
王國清對記者表示,&ldquo目前物流園區的建設非常多,鋼企建設鋼鐵物流園區遇到的市場競爭很大,需要加強在物流園區的加工、配送能力,發揮加工技術優勢,這是市場上一般物流園區所不具備的,同時還要針對客戶和產品,以免造成行業內物流園區同質化的趨向。&rdquo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魏啟寧則對記者表示,非鋼產業中,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較為良好,建議鋼企多選擇投入;而房地產、鋼鐵深加工、海外板塊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事實上,鋼企在發展非鋼產業方面未來還可能受到規范化管理的制約。不久前,國資委釋放市場化改革信號,支持央企通過股權置換、進場交易等手段加快剝離非主業、非戰略性資產,提升主業競爭能力。
&ldquo目前剝離非鋼業務對鋼企來說不太現實,但出于便于財務管理的目的,未來非鋼產業的業務在財務方面與主營業務嚴格區分是有必要的。&rdquo王國清對記者表示。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國際大型鋼企集團的非鋼產業占比都很高,如新日鐵為35%,蒂森克虜伯為40%-60%,印度塔塔為40%;此外,國內鋼企非鋼產業銷售利潤平均在3.5%-6%,還未達到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平。&ldquo我國鋼鐵企業在非鋼產業方面還有較大發展空間。&rdquo
來源:環球貿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