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根據協會統計數據,2018 年7月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1123臺,同比漲幅45.3%,其中國內市場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 9316 臺,同比漲幅 33.2%,出口銷量1786 臺,同比漲幅 171.0%。 1-6 月份合計銷量 131246 臺,同比漲幅 58.7%,其中國內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 120492 臺,同比增長 54.8%,出口銷量 10681 臺,同比增長 118.7%。
7月份銷量創歷年 7月新高,持續性超市場預期:7月份國內銷量為 9337 臺(含港澳臺),大幅超過 10、11年的 8702 臺、7369臺,為歷史7月份單月新高。出口方面,單月出口達到 1786 臺,繼續創歷史單月新高,從出口品牌來看,卡特、三一、山河智能位列前三,分別達到 625 臺、 530 臺和 175 臺,占出口份額的 35.0%、29.7%和 9.8%。 7 月份總體銷量為 11123 臺,同比增長 45.3%,持續性超市場預期。
中大挖增速高于小挖, 國產品牌銷量增速依舊保持強勢: 分機型來看,國內大中小挖銷量分別為 1762 臺, 2680 臺和 4874 臺,同比增長 42.6%、 40.8%和 26.5%,中大挖增速明顯要高于小挖,說明下游基建和地產的開工依舊較好。
6月份,國產品牌三一、徐工、柳工、臨工增速分別為 61.94%、53.47%、 73.60%和 102.13%,均高于行業增速。合資品牌中, 僅有卡特增速為 62.71%,高于行業增幅, 斗山、小松、日立增速為19.84%、 0.70%、 -0.47%,明顯低于行業增幅。由此看,國產品牌市占率仍在不斷提升過程中。
政治局會議定調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下半年旺季行情值得期待: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 此前,國常會也提出要加快 1.35 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 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促進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我們認為,宏觀政策轉向有望帶動下半年基建增速反彈,而最先受到刺激的是國家發布的 2018 年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重點推進項目,下一步這些基建項目獲批速度有望加快。根據我們跟各地代理商的交流情況來看,目前還沒明顯感受到下游基建項目落地,預計9月份開始一些基建項目落地將帶來實實在在的銷量提升。我們預計 8月份挖機銷量仍能保持較高增長,而9月份傳統旺季開始, 基建加碼預期下旺季行情值得期待。
投資建議:
考慮到近期宏觀預期發生邊際變化,下半年銷量有望持續超預期,重點推薦三一重工、恒立液壓、徐工機械、艾迪精密、柳工、安徽合力和浙江鼎力等。
風險提示: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