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報導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與外貿協會主辦兩年一度2018年臺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臺北國際制鞋機械展今(15)日登場,參展廠商家數及使用攤位數均創新高。塑橡膠機業者預期,今年整體業績將年成長3%~5%。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指出,臺灣塑橡膠每年出口值11、12億美元,制鞋機械業每年出口值1、2億美元,近20年制鞋機械業都與紡織業聯合辦展,經機械公會與制鞋機械業者溝通后,30多家制鞋機械廠商同意重新拉回臺灣舞臺參展,與2018年臺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共同在臺北南港展覽一館展出,讓這次參展廠商家數及規模都創史上新高。他預估,現場及后續洽談訂單可達全年訂單一半,大約6、7億美元,折合新臺幣200億元。
機械公會統計今年計有南亞、奇美、臺中精機、富強鑫、上銀、鼎坤、鳳記、百塑、光興、震锠、峰明、琮偉、旺全及華嶸等上百家臺灣廠商,以及德國西門子、arburg、basf及奧地利wittmann battenfeld等國外大廠,總計533家廠商參展,使用2,738個攤位,展示最新自動化、智慧化機械與創新產品。
身為機械公會北區副會長的百塑董座胡永進指出,百塑今年雖面臨國際市場、手機產業需求趨緩,憑藉汽車及醫療器材產業需求殷切,百塑預估今年業績成長3%~5%。
身兼機械公會監事會召集人的鳳記總經理魏燦文指出,鳳記今年全電中空成型機等產品輸美因美國制造業回流而受益,今年預估年成長30%,但其他市場有好有壞,全年預估年成長3%~5%。
胡文進及魏燦文都認為,今年臺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選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后舉辦,來自美國買主人數若顯著增加,意味中美貿易戰促使美國廠商轉向臺灣採購的轉單效應開始發酵;然而貿協依據預先登錄國外買主人數及國家別分析并未顯著增長,顯然美國買主仍抱持觀望態度。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