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1日公布。7月份制造業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大升幅。截至7月份制造業pmi已連續5個月回升。
制造業pmi是重要的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從近期走勢可以讀出哪些信息?
&ldquo我國制造業穩中向好趨勢更加明顯。&rdquo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他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措施效應逐步顯現,內需逐漸回暖,加之外部經濟持續復蘇,外需有所改善,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說,7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且幅度加大,同時大、中、小型企業pmi均在50%的景氣線以上,預示著未來經濟增長呈現穩中略升態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認為,構成pmi的主要分項指數保持同步回升,普遍達到去年同期水平以上,說明當前經濟活動進一步活躍,內外需求持續改善,企業經營形勢向好發展,經濟增速回升態勢初步形成。
對于7月份pmi繼續上升的具體原因,趙慶河表示,生產和市場需求雙雙加速增長,是推動pmi明顯回升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7月份生產指數為54.2%,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是年內最大升幅。同期新訂單指數為53.6%,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為2012年5月以來的高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8%,為2013年4月以來的高點,說明制造業出口形勢繼續回暖。
&ldquo7月份小型企業pmi為50.1%,是2012年4月以來首次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本月pmi的一個亮點。&rdquo趙慶河說,這表明我國出臺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初顯成效,制造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不過,大、中、小型企業pmi回升格局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后期走勢仍需觀察。
張立群指出,7月份pmi分類指數中從業人員指數為48.3%,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可能制造業資金、技術替代勞動的趨勢正在發展,值得注意。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報告稱,一方面7月份生產指數明顯加快,要防止在需求回升、市場預期轉好形勢下,一些行業強化產能釋放沖動,打破市場供需平衡,增加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性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化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過剩所形成的就業壓力。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