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在汽車業一石激起千層浪。據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現已查明克萊斯勒、奧迪兩家企業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此外,國家發改委已完成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并將依法進行處罰。
與尚未&ldquo落地&rdquo的反壟斷處罰不同,近期,多家汽車企業已集中對零部件價格進行下調,以積極回應國家發改委進行的反壟斷調查。然而,對中國汽車業反壟斷來說,降價和罰款不是終點。借助反壟斷調查的東風,從根本上解決汽車流通、售后服務領域的壟斷頑疾,才能長遠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市場良性發展,并逐步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
不管是在哪個行業,反壟斷都不應當是一陣風,在砸開堅硬的壟斷外殼之后,應當把反壟斷重點放在破舊立新的制度化建設上,以徹底消除壟斷滋生的土壤。具體到汽車業反壟斷,不管具體的壟斷形式是哪種,根本目的不能脫離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因此,在汽車廠家零部件降價、消費者售后保養得實惠、相關廠家遭受處罰之外,一些汽車行業存在已久的與我國反壟斷法相背離的辦法、規章、規則乃至思維模式,都應當及時調整。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近日表示,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結合產業發展階段和行業變化趨勢,組織汽車行業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和完善。其實業界都希望這次《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真的能啟動&ldquo大修&rdquo,堅決把其中與反壟斷法相背離的條款改掉,建立更公平、更和諧、更有利于汽車市場健康發展的流通新秩序。汽車業反壟斷也要與國際接軌,相關企業應當對不同市場一視同仁,不能視法律環境寬松&ldquo看市場下菜碟&rdquo。
隨著《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在各個部門深化改革的過程中狠抓落實,逐步去壟斷化的中國汽車市場需要抓住機遇,引入更多活水,讓更加充分、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給汽車行業和消費者帶來雙贏。
來源:蘭州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