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 廣視角、 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 較低耗電、 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相對于lcd優勢明顯,未來oled將成為顯示面板競爭的主戰場。三星作為全球**早將oled應用于手機的企業,已將oled屏幕手機出貨比例提高到50%
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 廣視角、 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 較低耗電、 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相對于lcd優勢明顯,未來oled將成為顯示面板競爭的主戰場。三星作為全球**早將oled應用于手機的企業,已將oled屏幕手機出貨比例提高到50%以上,未來將逐漸退出lcd市場,而蘋果近期也推出了oled全面屏iphone x。智能手機oled面板占有率將從2016年的16%增長到2021年的62%,應的用于智能手機的oled面板將從2016年的3.58億片增長到2020年的14.08億片,年化復合增速達41%。
滲透率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韓國的三星集團憑借在amoled上的先發優勢,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oled屏幕99%的市場份額,而中國的廠商只有剩下的不到1%的份額。 國內巨頭開始積極布局卡位。2017年京東方在成都建設的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將于2017年10月份正式量產出貨,設計產能48萬張/月;同時擬投資11.5億元,在昆明建設一條年產能100萬張的oled面板生產線;京東方a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開工建設。 除京東方以外,國內廠商如維信諾、 和輝光電、 華星光電、 信利以及深天馬,也紛紛加入到oled市場的卡位戰中。目前國內oled產能在全球占比依然與韓國差距較大,2015年國內oled產能僅相當于全球oled總產能的9%,機構預計這一數據在2020年將達到28%,屆時我國將成為僅次于韓國的世界第二大oled供應國。
規劃oled的產線統計
企業地點產線類型已實現月產能(千片)規劃月產能(千片)投產時間
京東方成都g6柔性已點亮482017
京東方綿陽g6柔性0482019
深天馬上海g5.5剛/柔性5152016
深天馬武漢g6剛/柔性已點亮302017
華星光電武漢g6剛/柔性0452020
和輝光電上海g4.5剛性15302014
和輝光電上海g6剛/柔性0302019
黑牛食品昆山g5.5剛性4152015
黑牛食品固安g6剛/柔性0302018
信利國際惠州g4.5剛性15302016
信利國際仁壽g6剛/柔性030202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oled產能預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對于面板行業的企業來說,無論是新產線的建設還是新技術的研發都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面對下游對面板不斷增長的需求,資金雄厚,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行業**更具有競爭優勢,將**從中受益。在大規模的資本投入的情況下,規模經濟對面板行業的企業變得尤為重要。不斷下行的面板價格給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的盈利能力帶來了較大的沖擊。若面板價格的持續下降,中小企業可能會有虧損的風險,而擁有規模經濟效應的行業**抗沖擊能力較強,將持續盈利。oled屏在消費電子行業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預計未來終端廠商對oled屏的需求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由于oled屏存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目前僅有三星、 lgd、京東方三家**廠商實現量產。我們預計未來二至三年內,**企業憑借其技術及產能優勢,將持續受益。
面板企業發展所需條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面板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的led產業3年以來快速發展,覆蓋包括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產品等上下游產業鏈,“一頭沉”的狀態逐步發生改變,中國2016年led產業規模為4576億元,同比增長15.35%,占全球總產值的65.4%,已經成為全球led產業****。從應用細分行業分布上來看,2016年led通用照明仍然占據我國led行業的主導地位,產值占比達到了led行業總產值的47.6%。顯示應用方面由于小間距led快速崛起,顯示屏產值占比達到12.8%。汽車照明方面,led汽車照明在2016年實現了較快速的增長,占整體市場的1.4%。
我國led產業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版塊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led上游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中芯片產業發展**引人注目。led下游應用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上游led芯片的迅猛發展。以三安光電為首的國內led外延芯片生產商不斷提升產能和產品質量,led下游應用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上游led芯片的迅猛發展,不論是產能還是高端芯片的性能,都已達到國際**水平。中國led芯片產能在全球市占率不斷提升,經過上一輪行業洗牌,海外芯片廠商三星、 lg、cree、晶電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減產,并把部分產品交給國內企業代工。 2016年,我國led芯片產能占全球49%,已經牢牢占據全球**位置。
全球各地led芯片產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mocvd設備保有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政府補貼逐漸退坡的情況下,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大不如前,難以吸引新企業進入。此外,隨著行業的發展,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的小廠商也將難以為繼。因此,我們預計未來led芯片制造行業的集中度將會提高,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在led產品價格斷崖式下跌后,大量中小廠商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退出,此外,如東芝照明等傳統led大廠有計劃的減產或出售相關業務,使得整體行業集中度提高,這一現象led芯片制造行業尤勝。我們預計,隨著部分傳統led芯片大廠的戰略調整,led芯片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2016年下半年led上游原材料紛紛漲價,給led芯片制造商帶來了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下游應用領域的爆發使得對led芯片的需求增大,導致led芯片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大廠商憑借更雄厚的實力,有能力進行擴產,滿足下游需求,從而擴大市占率,提升行業集中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