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擠壓日韓歐美,通用照明行業正處于市場集中度提升周期。
近兩年,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擠壓日韓歐美,通用照明行業正處于市場集中度提升周期。同時,包括小間距、智能照明等多個細分市場迎來爆發期。此外,近兩年led市場挑戰也從未停止,洗牌、整合、資本仍將是未來三年的產業主旋律。專注、細分、跨界,即是led企業的出路選擇,也是挑戰。
在12月21日由晶元光電冠名的“聚焦中國市場的產業機遇與企業戰略”的開幕式大會上,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發表了《深度整合的戰略與戰術》的主題報告。
12月21日-22日,由高工led主辦的以“硝煙漸消比拼軟實力,深度整合挖潛新機會”為主題的2017高工led年會·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寶安登喜路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
作為一年一度led產業鏈的年終盛會,2017高工led年會再度匯聚國內外企業領袖,與現場+行業精英深入分析全局性產業機會與風險,全面展望技術、市場、資本、格局等多方面的趨勢走向,共求未來三年中國與全球led照明產業的“決勝”之道。
在12月21日由晶元光電冠名的“聚焦中國市場的產業機遇與企業戰略”的開幕式大會上,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發表了《深度整合期的戰略與戰術》的主題報告。張小飛博士對2017年中國led產業進行了總結分析,并指出了led企業在深度整合期的戰略與戰術。
張小飛博士指出,2017年led行業總體規模同比增長21%;集中度明顯提升。他預計由于led產業大局已定,明年還會持續增長。張小飛博士從led產業上中下游入手,分析了當前led產業形勢及未來走勢。
上游芯片領域,從三安光電到華燦光電,德豪潤達、乾照光電、聚燦光電都在投資擴產,但所有擴產的企業是上市公司。6大芯片企業占據多達60%以上的市場,第三陣營占據34.4%的市場。張小飛博士預測,第三陣營市場份額三年內將會再減一半。
中游封裝領域,兩極分化明顯。張小飛博士指出,中游兩極分化與上游芯片領域不同,封裝領域的中底部企業相對比較頑強。目前,封裝的6大企業只占20%市場份額,整個市場呈現20/80倒掛形象。所以封裝市場的空間容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于中游封裝領域的發展戰略,張小飛博士建議,大企業不要特意去擠壓中小企業,應用自身規模優勢往高端去走;而中小企業也不要用價格手段惹大企業。從戰術來說,張小飛博士希望大企業著眼于性能提升,其次就是積極走出去,拓展國外市場。
下游應用領域,室內照明領域提升有限,景觀照明成為一大提升點。顯示屏領域,企業需要注意oled對高端市場的沖擊,張小飛博士預計,五年后oled在高端顯示領域的應用將會占據至30%-35%,而十年內將會達到一半份額。對于下游的照明企業,張小飛博士不建議擴大規模,其次就是學會線上線下結合。
在主題報告中,張小飛博士對處于深度整合期的2017年的特點作出如下總結:
1、產業集中度快速提升,兩極分化;2、行業分層明顯,超強、**、二陣營劃分完畢,很難超越;3、大規模擴張,**企業產品線齊全,新產品枯竭;4、垂直整合明顯,**企業向上下游實質性滲透;5、價格戰已經不是主要手段,毛利已經不能再降;6、資本運作成為主要的經營手段,是產業整合背后的主要推力。
如今,led產業已經進入深度整合階段,2018年身處特殊時期的led企業如何在特殊時期抓住新的發展機會,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推力?張小飛博士指出,如今價格戰已經不能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企業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提升企業自身軟實力。
對于如何提升軟實力?張小飛博士指出,企業可以從資本和品牌建立等多方面著手。
**方面,在資本運作方面,企業可以通過資本手段進行優質資源的收購和并購;第二方面,著重于技術突破和產品的創新。企業自身需要通過創新手段,走差異化路線;第三方面,商業模式的創新。目前,電商和渠道的開展動力還不是很足,企業需持續加強創新。第四方面,提升內部管理。
第五方面,加強供應鏈管理,可以學習華為嚴格對供應鏈進行分級管理。第六方面,可以通過戰略聯盟、全球化擴張戰略以及開拓新空間等形式提升對外戰略和跨界能力。第七方面,通過自動化生產形式提升企業競爭力。
**后,就是提升品牌價值。張小飛博士談到,當國產化趨勢加強或者說走向全球市場之時,品牌價值就顯得非常重要。
原標題 張小飛博士:深度整合期的戰略與戰術(來源:高工led)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