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2017年led行業碩果累累 細分市場蓬勃發展

2024-06-18 17:55:02 來源:搜搜led網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2173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的led顯示屏產業幾乎占據全球總產業的半壁江山,從市場總體量和產業發展成熟各方面來講,中國都是世界led顯示屏產業的當之無愧的“王者”。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的led顯示屏產業幾乎占據全球總產業的半壁江山,從市場總體量和產業發展成熟各方面來講,中國都是世界led顯示屏產業的當之無愧的“王者”。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當中,每個企業都在奮勇向前,為整個行業,也為整個人類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現在就隨小編來一起看一看整個2017年。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2017年又接近了尾聲,2018年的腳步近了。即將過去的這一年,led顯示屏行業雖談不上風云變幻,可各類大小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從新年伊始芯片廠商一紙漲價通知給行業帶來的震蕩,到原材料、pcb、線材等的不斷攀升,再到環保檢查、戶外廣告屏的拆卸、企業并購、擴產……每一件都牽引著led從業者的心。

很多中小顯示屏企業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而殫精竭慮,上市企業則為業績、為發展而煞費苦心。不管是掙了錢的,還是賠了本的,都不是單純一個“累”字可以形容,個中酸甜苦辣,對各個顯示屏企業的掌舵人來說,正應了那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回眸過去的一年,我們也**地發現,2017年雖有不易,卻也碩果累累。

在全球經濟繼續向好,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大背景、大趨勢下,led顯示屏行業所取得的成績與進步亦是有目共睹,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產品的細分化、多元化、多樣化,乃至整個行業規模朝著一個可喜的方向發展。

這一年,小間距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潮流,透明屏開始嶄露頭角,cob、micro led等技術不斷獲得突破,第三方設備廠商亦不甘落后,控制系統升級換代,箱體電源不斷推陳出新……

2017年我國led顯示應用產業概況

2017年,led顯示屏行業延續去年的增長態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從年初上游芯片的漲價開始,貫穿這一年的是一波接一波的“漲價潮”,接連的漲價幾乎成為業內的常態。

今年小間距保持去年的高增長態勢,仍以50%以上的增長速度滲透市場;透明屏市場規模較之去年有所擴大;傳統常規屏市場也形勢良好,有的企業甚至重啟關掉的直插屏生產線。我國led顯示屏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拓展外海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總體上,2017年我國led顯示行業總產值預估367億元左右,相較去年增長32億元左右,全年行業增長率預估將達到9.5%左右。

在國內市場,隨著城鎮化建設加速、智慧城市、夜游經濟等崛起,led顯示屏應用加速向市政工程方面滲透,需求明顯較過去增多。但傳統戶外大屏領域卻因政策影響,一些省市對戶外led顯示屏進行了整頓拆除,市場受到一定沖擊,led顯示屏市場加劇從戶外應用向室內應用領域的拓展。

海外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日趨白熱化,原因在于今年更多的led顯示屏企業開始涉足海外業務,針對海外租賃市場的火熱,一些企業逐漸減少,甚至放棄處于紅海狀態的國內市場,專攻海外市場。海外高端市場仍以歐美為主,逐漸向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擴張。東南亞市場則與往年變化不大。另外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沿線國家亦成為顯示屏廠商耕耘的重點區域對象。

從今年前三季度各大led顯示屏企業銷售狀況看,2017年各大上市企業都獲得了快速的增長,銷售額絕大多數都較往年有大幅增長,個別企業甚至翻了一翻,雖受漲價影響,但企業隨著經營的多元化,依然實現了利潤的高增長,如利亞德前三季同比增長了108.57%,洲明科技也增長67.17%,聯建光電33.59%。

從今年各大企業公布的信息看,小間距led顯示屏已然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小間距的發展,也加快了led顯示屏涌入商顯應用市場的腳步。在小間距引領行業持續增長之際,透明屏細分市場亦表現突出。受益于技術和工藝的進步及前些年市場的培育,2017年透明屏市場開始逐漸起量。瞄準這個細分領域發展趨勢,行業內的主要上市企業紛紛開始布局,艾比森入股晶泓、洲明并購薔薇科技,其他上市企業亦對透明屏市場摩拳擦掌,積極準備介入。

2017年行業還有一個變化,led顯示屏企業,尤其是行業內的**骨干企業,它們的盈利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局限于單個顯示屏產品的銷售,而是越來越多的融入到系統工程項目,實現捆綁式銷售的模式。換言之,led顯示屏企業的盈利方式,正變得越來越豐富多樣化。

led上中下游企業向國際**廠商邁進

2017年11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新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制造業價值鏈中的地位近年來穩步提升,中國企業正逐步躋身于高技術附加值的上游生產商之列。長期以來,日本、美國、德國都是經濟體中的領頭羊,但這種狀況近年來發生了巨大改變,尤其表現在中國提供的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穩步增加,中國企業正逐步向價值鏈的上游靠攏。這種變化同樣體現在我們led顯示屏行業。在我國led產業起初之初,由于起步晚,各項技術和設備幾乎都來自進口,但經過這么多年的追趕,今天我們已經基本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無論技術還是工藝,如今我們都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部分甚至**全球。

上游外延芯片廠商

在上游外延芯片端,過去顯示屏企業幾乎都采用cree、日亞等國外廠商的芯片或者其芯片封裝成的的燈珠,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芯片廠商的崛起,國內顯示屏企業開始大量使用國產產品。2017年,隨著行業供需格局的改變,特別是下游照明需求及led小間距屏市場需求的爆發,促使上游芯片供不應求,年初三安光電一紙漲價通知,拉開行業**企業提價的帷幕。同時,由于led芯片行業趨勢向好,芯心廠商紛紛擴產。如國內led**企業三安光電,市場預估2017年底三安將擴至臺mocvd,全年擴增規模約40%,產能擴張速度驚人。根據三安規劃,2018年前將新購約150臺mocvd機臺,全球市占目標拉升至22%。

從全球芯片供求規模看,國內led芯片廠商早已占據全球大部分產能。目前行業前五大廠家已經占據國內市場75%左右市場份額,而國內led芯片廠的全球市占率也已經高至45%。外延芯片企業的規模化優勢進一步顯現,行業進入了多寡頭壟斷局面,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的市場份額持續攀升;此外,部分國內芯片廠2017年開始采用國產的mocvd設備,后續生產成本將更具競爭力,在此情況下,芯片行業的集中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5年全球mocvd機臺累計安裝量已達 3,130臺左右,大陸累計安裝數量達1,473臺,占全球總量的47%,臺灣占全球總量約19%,日本的占比約15%,韓國比重約13%。

中國芯片廠商的崛起,相對的擠占了一部分外國廠商的市場,國外led大廠,因為成本控制不及中國芯片企業,紛紛將芯片交由國內芯片廠代工。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 led芯片制造基地。伴隨新機臺的擴產,預計 2017 年中國地區的產能將會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

中游封裝廠商

2016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從2015年644億人民幣增長到73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2017年受led應用市場特別是 led照明市場回暖和小間距市場強勁需求帶動,預計2017年中國led封裝市場將達到870億元,同比增長16%。

封裝領域,與上游芯片端類似,國內封裝企業近年來對國外封裝生產設備依賴大幅減少,國產設備有了長足發展。隨著led下游應用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更得益于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優勢,以及政策的支持,我國現在已成為世界**大的led器件封裝生產基地。我國封裝企業與國際封裝巨頭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涌現出了木林森、國星光電、東山精密、信達、晶臺、瑞豐、美卡樂、新光臺等一批極具規模的封裝廠商。顯示器件產品主要以3030~1010系列表貼為主,個別廠商如東山精密已可實現0505的量產。

和上游芯片一樣,2017年國內幾大封裝廠商亦處于滿產狀態。得益于小間距市場持續火熱,2016年業界主要封裝廠商幾乎都進行了擴產,今年產能被釋放出來,各家封裝大廠都實現了盈利。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led封裝燈珠出貨量達4370億顆,其中全彩顯示屏及顯示器件類應用占37%,led照明約29%,電視及顯示背光約10%,汽車約2%,消費電子及其他占21%。隨著led封裝行業整體局勢向好,led封裝**企業毛利率上漲,將加速國內封裝市場發展,推動led封裝**企業大步向前。

下游顯示屏廠商

在led顯示屏終端領域,今年小間距風光大好,加上租賃市場,特別是海外租賃市場的火熱,國內顯示屏廠商均有針對性地加大了投入。雖然受到原材料、pcb板、人工成本上漲因素的等影響,但國內各大主要顯示屏大廠仍實現了高幅度的增長。

在小間距持續增量的行情下,行業內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在研發小間距產品。小間距成為顯示屏企業增收的主要來源,還有夜游經濟的崛起,也助推了顯示屏企業業績的增長,此外海外市場的擴張,也成為企業營收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利亞德的led小間距電視和夜游經濟業務版塊業績增長**為明顯。聯建光電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公司生產經營工作穩步發展,數字顯示設備、數字營銷、數字戶外三大版塊銷售規模擴大。洲明科技業績的上漲來自于公司led小間距產品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同時隨著海外銷售體系的升級,海外市場布局效果顯著提升,也是洲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規模上,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已占了全球接近80%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也促進了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隨著行業市場進一步細分化,整個行業的市場容量還將進一步提升。

并購依舊不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led顯示屏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近年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并購潮。在競爭激烈的顯示屏行業,不斷有企業倒下,也不斷地有新的企業進入。今年行業相對處于平穩狀態,但依然有顯示屏企業或出局或被收購。行業內企業依靠并購來實現跨領域、跨行業經營,或優化產業結構,延伸拓展業務,切入細分領域市場。或為更好地走出國門,進行跨國并購。大企業通過并購增強自身實力,中小企業則為生存,依托自身的特色優勢,成為大企業并購對象,從而拼出一條活路。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led行業并購事件已達到30宗,交易金額已超過90億元。從企業間并購數量上來看,中下游并購案例比較頻繁,上游較少。從并購發生的金額來看,并購主要發生在中下游,其中,中游并購的交易金額**大,尤以木林森**為明顯,今年以來的并購金額共計超過40億元。

從并購的企業情況,今年跨界并購為多數,其次為橫向并購,縱向及海外并購較少。與往年相比,海外并購更是偏少。主要在于近一年來隨著國內監管政策的引導和規范的推出,以及受到海外審查和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國內led顯示屏企業在技術工藝方面,與國際先進廠商差距不大,且大多數企業耕耘海外市場多年,早已建立起完善的海外銷售渠道,并不需要并購海外企業這一途徑來拓展市場。

國內并購則顯得異常活躍 ,以洲明科技為例,僅2017年下半年,其便發起了數起并購。2017年洲明科技頻頻發出并購公告,也一度成為led行業內的熱門話題。7月27日,洲明科技與愛加照明簽署協議,洲明科技擬以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的方式以人民幣0.4億元收購愛加照明49%的股權,同時擬以自有資金向愛加照明增資人民幣2,000萬元。本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完成后,洲明科技將持有愛加照明60%的股權,成為愛加照明的控股股東,愛加照明將成為洲明科技的控股子公司。9月5日,洲明科技稱擬以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的方式以人民幣0.25億元收購杭州希和光電子有限公司100%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后,希和光電將成為洲明科技的全資子公司。10月10日,洲明科技發布現金收購杭州柏年智能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的消息,擬以人民幣0.5億元認購杭州柏年 3,049萬股股份。其中3,049萬元計入杭州柏年的注冊資本,其余1,951萬元作為資本溢價計入杭州柏年的資本公積金,交易完成后,杭州柏年的注冊資本由原來的人民幣14,382萬元變更為人民幣17,431萬元,成為洲明科技控股子公司。10月30日,洲明科技擬以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方式以人民幣0.6億元認購深圳市薔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薔薇科技將成為洲明科技的全資子公司。11月2日洲明科技擬現金2.53億元收購山東清華康利城市照明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100%股權。

與led顯示屏大企業“買買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行業內絕大多數led中小顯示屏企業處境堪憂。2017年,由于原材料、輔料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但led顯示終端應用卻幾乎雷打不動地維持著原樣,甚至行業內還有企業部分產品價格不升反降,上游芯片及原材料漲價的壓力卻需要終端顯示屏企業來消化,這讓絕大多數中小顯示屏企業苦不堪言。原材料漲價有可能成為壓死中小企業的**后一根稻草。無論是華海誠信的倒下,還是擁有十多年的顯示屏企業通普科技不斷傳出的“被并購”傳聞,都凸顯今年漲價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2017年技術不斷突破,市場更趨向細分化

2017年led顯示屏行業取得的進步,離不開各大企業在技術工藝上的攻關。我國led顯示屏企業對產品研發的投入,明顯比以往高出許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led芯片企業研發資金投入占總營收之比的平均值約為5.7%,led封裝企業平均值為2.9%,下游led顯示屏企業平均值則為5.0%。led顯示屏從箱體結構到第三方控制軟件系統,都全面獲得提升,led顯示屏不斷向更小間距發起挑戰。沒有**小,只有更小,正成為企業一再挑戰極限的真實寫照。與此同時,透明屏技術、cob顯示屏、micro led技術的發展也極為惹人注目。

小間距市場

今年led顯示屏企業不斷推出的小間距產品,點間距目前已直逼p0.6大關。利亞德p0.7、洲明p0.9、聯建光電p0.8、上海三思p0.9都是成為市場力推的新品。p1.2、p1.6、p1.8產品成為今年的主流產品,p2.0以上產品市場逐漸衰減。

小間距led產品應用市場率先爆發于國內市場,軍事應用、安防監控、交通指揮中心、大型視頻會議室等場所需求旺盛。據奧維云網(avc)顯示器件與系統大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小間距led顯示行業銷售規模達22.8億元,同比增長74.1%,并加速向高端大屏領域滲透。預計2017年全年國內市場銷售總額持續增長,有望達38.2億元。

與常規的led顯示屏相比,小間距led產品在單位面積使用的led燈珠量更大,每縮小0.1mm像素間距,則led燈珠相應增加約1.1—1.3倍,因此小間距的生產成本明顯要高出常規顯示屏。但近年來,隨著技術和工藝的進步,特別是上游芯片,中游封裝等生產設備國產率的提高,小間距的生產成本得了到有效控制,格價一降再降。如今,小間距的價格已十分親民,市場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除了傳統的大屏領域,中小尺寸的商顯市場,如廣告機、鏡子屏、海報屏、電視等一體機等產品大量進入高端零售細分市場。

與往年不同,小間距今年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一些顯示屏廠商并不局限于室內或戶外,而是著力于開發戶內外通用的產品。室內小間距朝著更小間距邁進的同時,戶外小間距市場亦漸漸有了市場的需求,且點間距亦在不斷往下走,已有個別廠商推出戶外p2.0產品。

透明屏市場

led透明屏作為顯示屏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其全新的視覺感受、應用體驗以及獨特的顯示方式,科技感十足;輕薄的外觀設計,富于科幻色彩的顯示效果,在當前城市幕墻建設、廣告呈現、景觀博覽、商場天幕等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技術工藝上,led透明屏大多作為定制化的產品,其對技術工藝的要求比傳統顯示屏要高許多,技術處于積累和發展升級階段。led透明屏和傳統顯示屏一樣,同樣存在短板——顯示畫面不如傳統大屏清晰細膩,色彩飽滿。led透明屏是以犧牲密度為代價,進而獲得更高的通透度。在清晰度與通透率之間,透明屏面臨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境,為保證通透度,清晰度就會受損,畫面顯示效果也就無法與傳統大屏媲美,在打造實量畫面時顯得力不從心。一言以蔽之,led透明屏打造超現實、夢幻、虛幻體驗方面占據優勢,而在播放偏向真實場景、對畫面要求較高的應用方面,則明顯處于劣勢。

早在2012年,美國市調機構displaybank在其“透明顯示器技術與市場展望” 報告中就曾大膽預測,到2025年,透明顯示的市場產值約872億美元。作為透明顯示領域重要組成部分,led透明顯示屏的市場前景自然十分可觀。

盡管市場潛力巨大,優勢突出,但透明屏近年來的發展與小間距相比,大有天上地下之別。小間距一路高歌猛進,led透明屏卻是龜速前進。過去透明屏市場接受度不高,主要由于早期產品尚不成熟,僅是從格柵屏改良而來,其定制化產品較多,量少成本高,阻礙了透明屏走向擴展市場的原因之一。但2017年透明屏市場較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由于技術工藝進步讓透明屏的價格更加貼近市場,相較往年,透明屏價格降了幾近一半。

2017年,全國各地不少省市對戶外常規顯示屏大屏的拆卸條令,也讓具備室內安裝戶外觀看的透明屏獲得了較好的發展契機。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玻璃幕墻結構建筑對透明屏需求增量也在增加,此外,4s店,舞臺租賃市場的回暖,也給了透明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今年從事透明屏生產的企業除了晶泓、赫爾諾、視凱威、路東光電、創思特、天合光電、漢創、壹品光電、奧雷達等老玩家,上市企業看上了透明屏發展前景,亦紛紛尋求介入,如洲明科技收購薔薇科技,艾比森入股晶泓科技。上市企業的加入,令得行業對透明屏的關注度空前提高,未來三到五年有可能迎來透明屏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租賃市場蓬勃發展

2017年,led顯示屏租賃市場一派紅火的景象,風頭不亞于小間距。今年租賃屏市場有一個**顯著的一個變化是“點間距”——隨著人們對高清顯示的需求越來越高,更得益于led顯示屏技術、制造工藝、材料水平的進步,租賃產品的點間距也與時俱進,不斷縮小。今年戶外租賃屏主要p3-p5產品為主,并有向p2.0邁進的趨勢。小間距租賃市場備受關注,行業內已有企業嘗試p2.0租賃產品的研發,更有企業量產p2.6高清租賃產品。

在向著高清化發展的同時, 產品也越來越多樣化和人性化。行業內很多從事異形模組,透明屏生產的企業對租賃市場的影響日益巨大。許多異形屏、透明屏廠商,比如明興光、壹品光電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租賃產品,從而極大地豐富了租賃市場,給以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人性化則主要體現在租賃產品本身的變化。與過去的租賃產品相比,今天的租賃產品無論是產品的外觀設計,實用性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碳纖維、鎂合金、納米高分子等新型材料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租賃產品,對租賃市場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快速安裝拆卸、快速檢驗、箱體輕薄化、一屏多用等特點逐漸成為租賃屏的“標配”。

在市場方面,近年來由于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今年越來越多的顯示屏企業走向海外。目前歐美市場,led租賃屏主要的客戶為一些大型終端用戶,諸如租賃公司、影視公司、婚慶公司等,行業內的不少企業,如洲明科技、艾比森、聯建光電、利亞德、視爵光旭、雷凌、光祥科技等,已經在中高端租賃市場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led租賃顯示屏在技術、工藝、第三方配套系統等方面都已經走向成熟。當下led租賃市場正朝著產品規格標準化、高清顯示、智能互動幾個方向發展。

micro led

自從2012年索尼在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推出的crystal led display,micro led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2014 年5 月蘋果收購了luxvue,取得多項micro led 專利技術之后,micro led引起業界普遍的關注。2016年6月,索尼在infocomm展和德國ifa展上地推出了crystal led display 的“改良版”——“cledis”顯示技術。這是索尼繼2012年,沉寂了幾年之后,再次推出了基于micro led技術的產品。在蘋果和索尼等大牌廠商的推動下,micro led的相關技術壁壘似乎已經被攻破,有關量產的傳聞不絕于耳。

2017年有關micro led的消息雖談不上鋪天蓋地,卻也從未停歇,隔三岔五地總會透出一些訊息出來,有關技術進展、量產在即等傳聞依舊此起彼伏。國內國外的各種發布會、展會、也都少不了micro led的身影。目前,除了索尼蘋果等大廠在著力micro led,臺灣廠商亦積極投入研發,比如聚積科技今年便展示**顆可適用于micro-led超小間距顯示屏的驅動芯片-mbi5359。臺廠及國外廠商積極布局micro led之際,國內大陸廠商則普遍持觀望態度,僅有個別企業,如專注于芯片的華燦光電與其他廠商,展開合作,介入micro led的研究。

micro led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指的是在一個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陣列,如led顯示屏每一個像素可定址、單獨驅動點亮,可看成是戶外led顯示屏的微縮版,將像素點距離從毫米級降低至微米級。micro led**關鍵的“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技術,是現階段開發micro led **難克服的環節,要將幾十上百萬的超微小led芯片搬移至ic或基板上,這不是一件輕易可以之完成的事情。芯片搬動技術,一次搬運數百萬顆超小led芯片,尚有門檻要克服。另外包括電路驅動、色彩轉換、檢測、晶圓波長均勻度等,也都是尚待突破的技術瓶頸。

小間距發展到今天,雖然在技術上和市場都已經較為成熟,但目前主流的小間距產品主要在p1.6、p1.5、p1.2,要制造p1以下的小間距led顯示屏,目前已遇到技術與成本瓶頸,即使有個別led顯示屏廠可生產p1以下顯示屏,也都無法量產,這個缺口正是micro-led的機會。不過,也有人認為,技術和成本問題同樣也是困擾micro led,擺在它面前的一道難題。索尼的“cledis”價格是當前高端小間距產品的3~5倍,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才導致索尼目前還無法量產。但不管怎么說,2017年,micro led已走在量產的路上,實現量產或只是時間問題。

cob技術

在照明領域被廣泛應用的cob封裝技術于2010年前后開始進入led顯示屏領域,然而cob顯示屏市場至今沒有起量,目前主流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以smd工藝為主,cob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在led小間距細分市場占有率不足3%,可謂微乎其微。

cob顯示屏與傳統表貼技術的顯示屏比較起來,擁有高可靠性、成本低、易于實現小間距、大視角發光、耐磨耐沖擊、易清洗、散熱能力強等諸多優點,但經過幾年的發展,cob顯示屏在墨色一致性、成品率、售后維修等技術工藝難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從而導致cob顯示屏始終無法突破量產瓶頸。技術工藝的制約,加之參與的企業較少,只有希達電子、韋僑順光電、奧雷達、威創等寥寥幾家,導致cob顯示屏無法迅速擴大市場。

但這種情況在今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2017年11月7日,雷曼股份公布了第三代cob小間距顯示屏的研發進展消息。雷曼股份作為led顯示技術與led封裝技術的行業**公司,從2014年開始就cob顯示屏技術積極地進行了技術創新的探索。雷曼對cob小間距led顯示技術的創新,到目前為止已經申請了十幾項cob顯示技術相關專利,其中《一種led顯示屏》、《led封裝方法、電路板的制作方法以及顯示屏》等專利,已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授權。

2017年以來,以希達電子為代表的cob顯示屏企業,已經將cob顯示屏帶入了p1.0時代,未來cob顯示屏將向著更小間距邁進,為了克服cob顯示屏一直存在的技術難題和量產瓶頸,業內從事cob顯示屏研發的企業可謂不遺余力。德豪潤達通過旗下的事業部資源整合,在器件、顯示兩大事業部的聯合研發下,成功量產出全倒裝rgb封裝的cob顯示模塊,極小間距的p0.95mm搭配上180°的大角度出光震撼體驗,成功跨越了現行正裝cob顯示屏的技術難題。

目前德豪潤達已量產的單顯示屏模塊為171*76mm,可藉由無縫拼接完成27.5寸的全倒裝rgb cob顯示屏,在像素點間距達到p0.95的同時,更提供了高亮度的1nits**規格。并藉著單像素尺寸微小至0.025mm2,顯示屏的黑光學占比大幅提高為98%。而且,德豪潤達在研發階段的全倒裝rgb cob實驗進展,已成功的完成p0.5的超密集顯屏模塊樣板。一旦cob顯示屏攻克當前制約量產的瓶頸,未來led顯示屏行業將有可能迎來嶄新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led顯示屏對高清顯示的需求,利用表貼技術實現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在往更高清方向邁進的過程中,其技術、工藝和成本方面開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cob顯示屏作為led顯示屏micro led技術路線外的另一種選擇,自然開始受到顯示屏企業的關注,成為小間距led顯示屏發展的另一種可能。因此,近來對cob顯示屏技術投入研發的led顯示屏企業明顯增多。

4k

前兩年ar/vr技術的興起吸引了各個行業的注意,而隨著ar/vr熱潮的退去,今年行業更關注的是4k高清顯示,也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分辨率的4倍,屬于超高清分辨率。在此分辨率下,我們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動作。比如影院若采用驚人的4096×2160像素,觀眾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這種感覺真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享受。

led顯示屏想要進軍影院系統,4k技術必不可少。在2k技術已經全面普及化的情況下,整個行業開始趨向于4k技術的開發及應用。行業**開始的推出的4k顯示,基本都是通過降頻來實現,直到4k60hz,4k顯卡和4k顯示器陸續的普及,4k技術才真正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4k方案相較2k的方案具有**的優勢,4k具備更細膩的顯示細節、更逼真的紋理和更流暢的平滑度。當前業內已有發送卡廠商研發出支持4k的發送卡,而視頻處理器、拼接器和切換臺如何使用4k信號進行led屏幕的拼接,如何實現4k信號的無縫切換也已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從現狀看,業內要推廣4k顯示,還需要led顯示屏企業與第三方控制系統和視頻處理廠商共同努力,另外,4k顯示對內容的缺失,也是阻礙4k技術迅速發展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

知識產權、產品創新、行業標準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知識產權日益重視,較之以往也更重視產品的設計創新。2017年11月13日,中國專利獎評審辦公室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根據《中國專利獎評獎辦法》,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共評選出中國專利金獎預獲獎項目20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預獲獎項目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預獲獎項目804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預獲獎項目68項。今年的專利獎有8項照明、led相關項目獲得優秀獎預獲獎,3項照明、led相關項目獲外觀設計優秀獎預獲獎。雷曼股份全資子公司惠州雷曼發明專利《led及其封裝方法(zl201210339077.2)》入選中國專利優秀獎預獲獎項目。在產品創新、品質品牌方面,led顯示屏企業亦表現出色,比如艾比森創新產品今年便奪得美國達拉斯wfx展“新品大獎”。深圳市聯建光電在由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等47個單位共同主辦的2017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中,榮膺“全國led顯示屏行業質量**品牌”、“全國質量誠信**典型企業”、“全國質量檢驗合格產品”稱號。

在行業標準化方面,長期以來,我國led顯示應用行業依托《led顯示屏通用規范》和《led顯示屏檢測方法》兩個行業標準開展生產和經營活動,隨著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其標準嚴重滯后于行業發展,許多從業企業深受標準滯后和缺失之苦。針對這種情況,2017年行業內舉行了多次與標準相關的會議,多項新標準出臺速度加快。

2017年9月6日,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led顯示應用分會召開了有關團體標準工作會議,我國led顯示應用行業團體標準體系建設現正穩步推進,目前已有21項團體標準進行了有效申報與備案。一個服務于led顯示應用行業,覆蓋行業方方面面的led顯示應用團體標準體系已初具雛形。

2017年8月10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山西高科華燁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led及應用產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審查會和研討會”在長治市召開。來自全國30余家led**企業、**科研院所、資深計量檢測機構的**學者專家,共同審定《基板式cob led空白詳細規范》、《芯片級封裝(csp)led空白詳細規范》2項電子工業標準,研討《照明用led器件系列型譜》、《半導體照明用led模塊系列型譜》、等2項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同時對《led顯示屏功耗測試方法》、《led顯示屏節能設計要求》等標準進行了激烈的研討與意見交流。

結束語

距離2018年已越來越近,2017年終將成為過往,我們回首過去,只是為了更好地邁向未來。

對現今行業內的絕大多數顯示屏企業來說,這一年走來也許都不容易,但無論哪一家,都是歷經風雨,闖過了許多大風大浪才走到了今天。

今年,我國已成為全球**大的led生產基地,全球90%左右的led顯示屏出自中國led顯示屏企業之手,這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我國led產業能有今天的格局,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更離不開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

很多顯示屏企業可以說是伴隨著產業一同成長起來,產業的發展壯大,行業的進步,它們都感同身受。雖然在這一路上,有的企業倒下了,可它們的開拓精神,它們為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卻傳遞給了后繼者。

我們相信,將來不管技術如何發展,不管市場如何變化,led企業都將勇往直前,一腳一個腳印,踏出一條通向美好未來的路子,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原標題 2017 國內led顯示產業發展概述(來源:搜搜led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2017年led行業碩果累累 細分市場蓬勃發展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片a久久网| 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日本三级久久网|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日本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a高清免费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久久人人爽人爽人人爽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