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傳統手工業大國來說,我國的工藝美術發展史,就是一部在造物中不斷追求精工、創造精致的歷史,也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詩。為發現并深度挖掘家裝領域的工匠精神。
對于一個傳統手工業大國來說,我國的工藝美術發展史,就是一部在造物中不斷追求精工、創造精致的歷史,也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詩。為發現并深度挖掘家裝領域的工匠精神,12月5日,由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聯合企業舉辦的“機遇·互聯網賦能家裝中國行”首場活動在北京舉行。
行業企業、專家們圍繞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場景變革等話題,探討了當前家裝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并且提出要用“互聯網+”幫助家裝行業回歸本質,找回曾經的工匠精神。
新時代新趨勢,更需要呼喚久違的工匠精神
當下,整個家裝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眾所周知,整個泛家裝行業市場規模達四萬億,然而,目前裝修公司傳統的經營模式卻在面臨巨大的挑戰:更加艱難的獲客渠道、要求更高的裝修體驗,根據易觀發布《2017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年度分析》顯示,家裝行業用戶的消費習慣逐漸轉移到線上,另一方面,新一代用戶也面臨著新的痛點:網上哪家裝修公司靠譜?哪家裝修公司的施工水準更出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充滿了痛點。
事實上,裝修公司傳統的經營模式難以適應當前的消費場景、難以滿足當前的用戶需求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全國工商聯家裝商會副秘書長謝鑫在本次活動論壇上表示,過去裝修公司的經營模式一直是粗放型、分散型,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時常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經營實屬不易,遑論回歸家裝的手藝本質了。
挑戰往往伴隨著機遇,事實上,對于裝修公司而言,現在是模式轉變的**好時間窗口。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互聯網能夠給優秀裝修公司帶來指數級的發展,而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讓家裝產業回歸服務本質,是此次活動論壇中諸位嘉賓的一大共識,借力互聯網之后,整個家裝行業將有望實現工匠精神的高度踐行和企業快速轉型。
裝企人如何抓住新趨勢下的發展窗口期
佳時特裝飾的創始人汪增明,是一名08年就開始創業的家裝老兵,過去的他曾經一度只知道埋頭苦干,但苦于好口碑不能讓公眾知曉。在活動現場他表示:“互聯網讓家裝行業的口碑變得更加透明,也讓裝修公司越來越重視服務,現在做裝修生意就跟幾年前做電商生意一樣,必須非常注意企業的口碑,而且必須讓好口碑在有流量的家裝平臺上沉淀下來,只有在有流量的地方,留下了好的口碑痕跡,80后、90后這些習慣‘網購’的優質用戶,才會主動找上門來做裝修。”如今借助互聯網,佳時特已經從初創時數十人的團隊,發展成規模接近人的公司,除卻北京朝陽區總部,佳時特在豐臺區、海淀區都已有分部,今年整體年產業預計達到7000萬。
目前,“互聯網+”已經席卷了整個行業,在家裝行業這個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告別過去單一的營銷模式,擁抱當下的互聯網趨勢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目標。
除卻裝修公司對互聯網平臺的積極融入,互聯網平臺也對裝修公司開啟了賦能趨勢。比如交易方式的改變,互聯網平臺為用戶和裝修公司之間的交易提供保障,促進了雙方的信任度,而在線口碑的創建,更是為行業創造了新秩序,通過平臺,用戶可以通過口碑值選擇更靠譜的裝修公司。
在活動論壇過程中,嘉賓熱議互聯網在家裝行業未來發展中的作用。土巴兔聯合創始人謝樹英認為,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懶人經濟”的盛行,企業需要為用戶做的更多,新的裝修模式,比如一站式、整裝等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裝修公司應當抓住年輕人,抓住機遇,嚴把質量,通過新模式、新渠道,在借力互聯網的同時,積極發揚工匠精神,提升自身的在工程服務上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重要的方向。
這一點與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謝鑫的觀點不謀而合,在謝鑫看來,何為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而這正是當下的家裝行業,面對市場趨勢和用戶人群變化中,應當抓住的不變的原點。
在本次中國行活動發布的內容中,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平臺還為裝修公司提供了技術賦能,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效果。以土巴兔的“圖滿意”的產品為例,在“圖滿意”上,業主、設計師都可以設計裝修圖紙,還可以挑選喜歡的瓷磚、地板等家居建材,在虛擬世界隨心搭配生成“真實”的家。未來利用ar技術,“圖滿意”甚至在直接掃描毛坯房后,就能生成設計圖紙,然后按照喜愛選擇、搭配裝修材料,“一鍵下單”完成購買。用戶不但可以在圖滿意中“看到”未來的新家,更能“買到”未來的新家。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互聯網+”概念進入2017年,早已不像前兩年,總是被人視為“顛覆一切”、“去中間化”的力量了。相反的,一些成熟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賦能b端,和產業共贏,并且積極打磨產品,向線下沉淀。從長遠來看,互聯網平臺與裝企之間實現合作共贏才是真正的大勢所趨。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