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圓滿落幕,“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再度成為熱門議題。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圓滿落幕,“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再度成為熱門議題。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一帶一路”帶來的全球化拓展機遇,不僅僅是中國企業開發市場的良機,也是助力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好時機,尤其是有希望成為中國涂料企業加速轉型升級的一劑催化劑。
一帶一路(主要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提出到實施已經歷4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不斷邁向深化合作的新階段。目前已與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接的項目,包括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間走廓”、蒙古提出的“發展之路”、越南提出的“兩廊一圈”、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提出的“琥珀之路”,以及中國同老撾、柬埔寨、匈牙利等國家的規劃對接工作也全面展開。同時,中國還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當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拋出,從國家的覆蓋面、產業的影響面,以及經濟的融合度,可以說也給涂料企業提供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新舞臺。
同時,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初衷來看,不單是新一輪的國際化求增量,而是真正的全球化新戰略,實現全球一體化的共創共贏。**,中國追求的不是單邊謀利,而是多邊共贏;其次,中國希望的不是將過剩產能對外轉移,而將中外制造產能合作共贏,輸出中國制造的體系、方法和手段,與當地國家的資源、人力、產業等打通;再者,不只是追求簡單的走出去,還要謀求引進來,實現中國與全球各個國家的共贏。
因此,“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和推動,不是簡單地參與海外市場商業機會的分蛋糕、搶地盤,將歐美等海外作為第二個、第三個中國市場,實現營收規模和利潤的繼續增長;而是旨在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主動擁抱世界,整合全球**的資源,包括技術、人才等的對接,站在世界的舞臺上來重塑中國企業的新實力。
我國涂料行業起步晚、基礎弱,在國際產業合作總體上看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國內涂料行業不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在合作規模、合作方式、合作成效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對于中國涂料企業來說,必須要從戰略上重視“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空間和商業機會;策略上,則要積極參與并借力這一輪國家政策紅利,獲得新一輪發展的支撐點和業務點;從突破上,則要改變過去的單邊擴張思路,而是要放眼全球市場一盤棋的資源對接整合動力。
在戰略上,中國涂料企業必須意識到,要堅持“市場走出去、團隊走出去”與“人才引進來、思想引進來”協同共贏戰略,才能賦予中國涂料企業在全球的新競爭力,才有希望實現經營業績的市場操作的觸底反彈。要有全球化的經營布局意識,而不只是簡單的海外化投機。
在突破上,一定要借助“一帶一路”政策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創新是魂、是根,這不僅需要足夠的時間沉淀,更需要對外部機會的精準把握,對于中國涂料企業來說,只有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才能具備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條件和能力。無論是資本并購、高薪挖人,還是建立海外研發中心,關鍵是要擁有自己在產品上的創新能力。雖然涂料行業目前面臨產能過剩和競爭力低的局面,但程度仍然有所不同,涂料行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必須進行產品升級、結構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不是少數大企業、大商家的獨享紅利,而是所有涂料企業都可以參與并分享的政策紅利,就看涂企自己能否從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競爭機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