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四川夾江的陶瓷企業而言,2017年的開局顯然稱不上順利。根據四川省夾江縣人民政府2月28日發布的《關于陶瓷企業停止使用煤氣發生爐的通告(夾府通〔2017〕2號)》,夾江縣所有陶瓷企業煤氣發生爐必須在6月30日前全部關停,改用天然氣。近期
對于四川夾江的陶瓷企業而言,2017年的開局顯然稱不上順利。根據四川省夾江縣人民政府2月28日發布的《關于陶瓷企業停止使用煤氣發生爐的通告(夾府通〔2017〕2號)》,夾江縣所有陶瓷企業煤氣發生爐必須在6月30日前全部關停,改用天然氣。近期,為了加快實施《通告》內容,夾江政府再次重拳出擊:要求境內所有陶瓷企業在4月前解決揚塵排放問題。
夾江10余家陶企停產 只保留100條生產線
環保重壓下
十余家陶企全面停產
在當地政府的嚴格執法之下,黃土鎮科達陶瓷廠于近日被勒令停產。
“黃土鎮的科達陶瓷廠,因為被發現仍在用煤進行生產、粉塵問題嚴重,日前已經被夾江縣縣委書記龔德勤親自帶隊給關停了”。近日,關于科達陶瓷廠被關停的消息令不少夾江產區業內人士深感惋惜:由于產區環保壓力的逐步加重,無力投入進行環保整改的科達陶瓷廠很有可能再次進入停產狀態(該廠曾因經營不善而關停,后被租賃)。
更讓當地業內人士感到惶恐的是,目前夾江產區與科達陶瓷廠面臨同樣境遇的企業并不在少數。從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夾江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多次發文要求陶企解決“綠色生產”、“淘汰落后產能”、“揚塵排放”等問題。受環保整治的影響,夾江產區的陶瓷企業正面臨巨大的壓力:截止目前,作為夾江境內的陶瓷重鎮,黃土鎮、甘江鎮、甘霖鎮、吳場鎮一帶仍有超30%的生產線因環保問題而未能恢復生產,其中,中興鎮十余家環保不達標的小型企業全面停產。
據不完全統計,黃土鎮、甘江鎮、甘霖鎮三鎮共集中了夾江產區約50%的陶瓷企業,曾在夾江產區的發展中創下了輝煌的“戰績”,但近年來隨著環保壓力的逐步加重,由于離城區近,這三個鎮的陶瓷企業首當其沖成為了環保整頓的重點,一部分煤燒窯和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陶企紛紛選擇以停產應對這一輪環保風暴。
政府鼓勵陶企“退城入園”
統計數據顯示,夾江縣共有87家陶瓷企業,高峰期共有生產線近140條;而根據“十三五”規劃,夾江縣的目標是將陶瓷生產企業數量控制在50家左右,保留陶瓷生產線100條。“從現在的形勢來看,政府也正在朝這個目標推進”。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味著,未來夾江將有約30%的產能徹底退出。
除了發文全面禁止陶企使用煤氣發生爐、解決揚塵排放,夾江縣政府也曾在多次會議上鼓勵陶瓷企業“退城入園”。尤其是對于黃土鎮、甘江鎮、甘霖鎮三大重點整治區域來說,未來三年或全面禁止制粉,因此當地的陶瓷企業極有可能會被迫遷移。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區環境質量,今年夾江政府將著重從四個方面來加強環保的治理與保護:
▌一是推進陶瓷產業能源清潔化。強力推進煤制氣改天然氣工程,淘汰現有煤氣站,改用天然氣或者其它清潔能源。據了解,近期產區內大部分企業都開始在積極進行煤改氣技改,且在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是推進陶瓷企業升級改造,鼓勵園區外陶瓷企業入園發展,建設工藝先進、清潔化生產水平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的新型陶瓷生產線,促進陶瓷產業綠色發展。但知情人士表示,截止目前,政府并未明確園區的規劃,因此大部分企業仍在觀望中;
▌三是加快陶瓷產業堆場料場揚塵整治步伐。嚴格整治標準,全面落實“三圍一蓋”和“一噴淋一沖洗”措施,在2017年4月底前基本解決陶瓷企業揚塵無組織排放問題;
▌四是建立鄉鎮環境保護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實現監管網格化和全覆蓋,嚴厲打擊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設施的環境違法行為,對發現超標排污的,堅決依法處罰和責令限產停產整頓,同時分管副縣長將不定期深入陶瓷企業突擊檢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