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窗行業,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前端還是后端,服務的優化都是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一步。但在門窗消費后市場,并非每個企業的服務意識及措施都能夠與時俱進。這就導致,門窗銷售后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扯皮”現象
在門窗行業,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前端還是后端,服務的優化都是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一步。但在門窗消費后市場,并非每個企業的服務意識及措施都能夠與時俱進。這就導致,門窗銷售后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扯皮”現象,而消費者也時常陷入消費維權的窘境。所以,直面這些難題或將有助企業與消費者擺脫這些“窘境”。
“拖字訣”,保修期直接拖到過期
在保修期間發生的質量問題,本來應該由商家免費上門維修,結果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保修時限當幌子,采用各種借口和手段,利用“拖字訣”,拖過保修期,再告訴消費者:“對不起,您這過了保修期,不歸我管了。”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旦發現裝修或者產品有問題之后,**個念頭肯定是打售后維修電話。但一些不良企業的拖延往往使得消費者不僅無法享受正常服務,還得斗智斗勇,留存報修的證據。不過,對于這種企業來說,這么對待消費者,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擺脫窘境 門窗企業須直面消費后市場難題
一問三不知,投訴內容重復多遍
當投訴后,消費者**希望聽到的是解決問題的電話,但如果換100個客服人員,卻總是讓用戶重復到底發生了什么,想想會是什么樣的狀態?面對這樣的門窗企業,且不說浪費時間,換個客服人員不說怎么解決問題,反而每次都要消費者復述一遍情況表達一下訴求的,換誰也受不了。企業內部或許應該考慮建立客服檔案,針對同一個消費者的訴求,記錄從始到終的處理情況。消費者希望聽到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好消息,而不是一問三不知的狀態。
“踢皮球”,遇到問題被推來推去
在交了訂金或者付錢之后,能夠在約定時間交貨是門窗企業應該提供的基本服務。不過也有不少企業,因內部分工不同,內部銜接出了問題,不少消費者因此面臨著被當皮球踢的命運,甚至需要成為監工,督促各個環節和部門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造成了客戶遇到問題后被“踢皮球”的窘境。這種企業內部流程管理不暢的局面往往直接暴露在消費者面前,并且需要消費者去核實信息督促處理,這在不少門窗企業中依然常見。對于門窗企業來說,或許應該設立單人負責制,由統一的專員為單個消費者服務,從銷售、下訂單、到約定送貨時間甚至后期的產品質量問題處理等,讓交了錢的消費者真正享受到該有的服務。
綜上所述,門窗行業發展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要想讓企業與消費者擺脫上述“窘境”,企業還需對長長的家居產業鏈條進行涉足和整合,進而推動整個門窗消費后市場的成熟和規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